第二部 慕容鲜卑 十四 腥风血雨

石虎没有能够像他所说的那样再活十年,后赵太宁元年(公元349年),石虎在失望和痛苦中死去。临死前四个月他倒是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此前他一直自称大赵天王),但他已无法再现石勒时期君临天下的情景,后赵的江山已经被他和他的子孙们挥霍殆尽。

一队由大力士组成的充军者开始撼动这个庞大帝国的支柱。这些大力士称为“高力”,本是前太子石宣选来作为自己卫队的主要成员的,石宣被处死后,东宫的官员非斩首即流放,这一万多人的卫队成员就被谪戍凉州(这个凉州是后赵所设立的凉州,并非张氏占领的那个)。

高力们的队伍走到雍州,刺史张茂奉命送行,对他们十分轻慢,并抢了他们的马,命他们步行推着小车,将粮食运往凉州。高力中的头目梁犊借着众人怨声鼎沸,自称晋国的征东大将军(可见晋朝对当时人的影响还是相当深远的),率领高力们调头向东,进攻后赵军队。这些高力本来就是武夫出生,一个人可以抵得上十几个普通士兵,虽然既没盔甲,也没兵器,却就地抢夺了老百姓的大斧子,直接上阵厮杀,后赵的军队与之相遇居然不是对手。高力军队很快席卷长安、洛阳等地,从关中杀到关东,直逼后赵的国都邺城。

正在病榻上挣扎的石虎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大惊失色,赶忙调集国内的军事力量,命燕王石斌为大都督,以精骑兵一万,统领氐人首领蒲洪和羌人首领姚弋仲率兵征讨,这两家的儿子后来分别建立了前秦与后秦,此时正处于迅猛上升期。高力的军队终究寡不敌众,在荥阳与后赵精锐部队的交战中全军覆没。

强将在外,权臣在内,大乱将起的征兆显而易见。石虎还没死,就有所谓的“权臣”蠢蠢欲动了。

太子石世是个未见过世面的小孩,其母刘氏却工于心计,颇通权谋。这个刘氏就是原来前赵皇帝刘曜的女儿(真是报应不爽),前赵灭亡时,她被石虎手下的战将张豺俘获,后来献给了石虎,而张豺也得以升迁。刘氏不忘旧情,石虎病危时在石虎身边吹耳旁风,让石虎封刘豺做镇卫大将军,与彭城王石遵、燕王石斌同为辅政大臣。

石遵拥兵在外,刘氏无力顾及,然而石斌就在后赵的旧都襄国,刘氏担心他会于己不利,先假传圣旨说石斌纵酒好猎、心中无君,将他罢了官职,软禁在府第里;然后让张豺故技重施,再传一道圣旨,将石斌杀死在府中。

最大的障碍已除,石虎又奄奄一息,刘氏就假借石虎名义任命张豺为太保,主管内外军事。捱到第二天,石虎终于蹬腿死了,小皇帝登基,刘氏临朝称制,做了太后,与张豺掌握朝政,准备铲除异己。

张豺与太尉张举商议除掉司空李农,张举则把秘密私下里告诉了李农,李农逃往广宗(今河北威县附近)一带,纠合在当地聚集的流民与张豺对抗。刘太后派出张举统帅邺城中最后一支军事力量——近卫军去围攻,都城周围的空气空前紧张。

这时得到石虎去世消息的石遵从关中赶来奔丧,在李城(今河北邯郸附近)与刚刚剿灭高力凯旋的姚弋仲、蒲洪和石闵等人相遇。这些人也知道了张豺在朝中掌权的消息,共同劝说石遵乘着邺城守备空虚,一举攻下国都,夺回皇位。石遵心中早有此意,而得到这支军队的支持正是求之不得,他从李城起兵杀奔邺城。

张豺吓得手足无措,又急急招回张举的军队,孰料城中的胡人都认为石遵前来奔丧,应当去迎接,不能给张豺守城。张豺无法阻止城内人的外逃,就连他一手提拔的镇军大将军张离也打开城门迎接石遵。(墙倒众人推,何况张豺也算不上是堵厚实的墙,出了问题只有倒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