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惊风密雨 四一、急驱驰用兵贵神速 稳扎营大智建奇功(第2/4页)



  城门开了,从城里飞出一骑马来。骑手显然是有十分紧急的事,所以拼命地打马飞驰,很快便来到了王辅臣跟前。原来,正是王辅臣的儿子王吉贞。康熙皇上把他放回来之后,他来到军中,向父亲详细报告了皇上殷殷寄托之情,说得王辅臣热泪奔流。但父亲却没有答应立刻反正,只把他留在军中参赞军务。刚才,他接到探马带回来的消息,便急急忙忙赶来报告。

  “爹,据探马得来的情报,图海带的这支军队,是由京城各王公大臣府里的旗奴组成的。他们大都练过武,有一些还打过仗,这次平定了察哈尔王的兵变,又得到很多犒赏,所以士气很高,此外,还有科尔泌的一支骑兵也归图海率领,千里奔袭,行军速度很快,恐怕就要来到了。”

  “嗯,还有吗?”

  “哦对了,给图海当副手的,是兵部侍郎周培公。此人虽然是个书生,但鬼点子多得很,儿子在京的时候,常听人说起他,皇上很是倚重的。”

  “是吗?哎,荣遇,这个周培公是不是你那位奶弟?”

  龚荣遇刚才听王吉贞说出周培公的名字时,已是暗暗吃凉了。培弟怎么会从军呢?远在荆门的老母,如果知道我们兄弟竟然兵戈相见,又会怎么想呢?龚荣遇正在出神,猛听王辅臣问他,连忙支吾着回答:“啊?哦,军门,我也正在想呢。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很多,会不会……”

  王辅臣知道他有顾忌,也不再追问。他挥手斥退了随从的兵士,与龚荣遇、王吉贞一起,又向前走了一段路,才心事沉重地说:“荣遇老弟,眼下形势,你有什么高见,说出来,让愚兄听听。”

  龚荣遇因为不知王辅臣的真实想法,不敢冒然回答,沉思了一会,才小心翼翼地说:“军门,标下有一事不明,想请军门明示。”

  “说吧,你面前只有我们父子二人,什么话都可以说,”

  “是。标下想,图海他们率领精锐之师,乘胜而来,硬打恐怕不行。是不是避开一时。他们从北边来,我们往东边去,到汉中与王屏藩合为一处。

  “不,不行,这样做只能暂缓一时。我们一动,图海他们必定与兰州的张勇汇合,尾随我们东行,然后与洛阳打过来的瓦尔格互相呼应,两面夹击,我们将死无葬身之地。”

  “军门说得有理,那我们就只有继续西进了。”

  “荣遇老弟,那更不行。吴三桂这个老滑头,言而无信。我们起事之后,他连一两饷银都不给,让我们这几万将士,在这严冬寒冷、荒漠之地,啼饥号寒,苦苦支撑。再往西,往哪里去呢?你闻一闻,这是咱们军营晚炊的焦糊气味,兵士们在杀马而食。这种形势下,再在西行;穿过荒无人烟的大沙漠?哼,不用图海动手,仅饥饿缺粮这一条,我们这支军队,就要不战自溃了!”

  龚荣遇知道,王辅臣说的都是实情。这情况他自己也很清楚,眼下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投降!可是他不敢直说,便瞟着王吉贞,不再说话。

  王吉贞早就憋不住了,见来了机会,便鼓起勇气说道:“爹,既然我们已到了绝境,是不是……”

  王辅臣突然打断他的话:“不要再往下说了,你无非还是劝我投降反正。”

  “是。爹爹,眼前,也只有这样做了,不过……,爹爹是不是怕部下不服!”

  “他们还有什么说的,吴三桂派汪士荣来搅和这一下,把部队弄成这个局面,他们心里能不清楚吗?哼,当吴三桂的开国功臣,老贼连自己都保不住,还开国呢!前天,马一贵喝醉了酒,不是在唱《四郎探母》中‘悔不该’那场戏吗?比较起来,康熙皇上是英主,吴三桂,哼,连奸雄都算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