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玉宇呈祥 十五、贺圣寿恭献万车青 治大河矢志永不移(第2/3页)



  在场众人,除了明珠,谁也没想到高士奇会选中一个花匠的女儿做正室妻房,事出意外,都有点诧异。康熙不禁点头赞叹:“嗯,好,朕读《后汉书》,每次看到《宋弘传》时,常常叹息世风日下。‘富易妻,贵易友’,竟成了家常便饭!你这‘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朕心甚是嘉许!”

  明珠靴页子里原来装着御史余国柱弹劾高士奇敲诈店主房价,强娶有夫之妇芳兰的奏事折子,想瞅机会没人时递给康熙,听康熙这样说,知道没希望了,不禁暗叹,此人才华过人,心地乖巧,让人不能不敬……他这儿想着,却听康熙笑道:“什么礼物?进上来让朕看看。”

  高士奇“扎”的叩了个头,出了上书房,抱着那盆花儿进来,小心翼翼揭开了绢绫。众人看时,是三道精铁箍得结结实实的一个小木桶,外面桐油清漆不知涂了几遍,琥珀般透明光亮。桶里郁郁葱葱一崭儿齐长着肥厚娇嫩的茂叶,绿得好似要向桶外滚淌出来。高士奇将桶安放好,对康熙说道:“太皇太后寿诞之日将到,借万岁的喜气,臣妻恭献此草为老佛爷添寿!”

  几个人顿时都怔住了。熊赐履献的是几幅董香光的字画,书、扇、寿面、寿桃,总计花了约二百多两银子。他一向如此,大家也不觉小气;明珠独出心裁,是用华山千年老黄杨雕了一座赢州九老对奕图,一百枚金桃,还有一尊新山玉雕麻姑献寿;索额图的自不必说,花费也在万两白银以上。高士奇如今不是穷光蛋了,怎么竟弄了一桶草来当寿礼?

  康熙却不理会众人心思,看着那桶草笑问:“这是什么?”

  “主上!此草名叫万年青,臣无金玉珠宝,献此瑞草,祝我大清万年万万年!”

  康熙腾的跃下炕来,走到面前,细细瞧着。万年青本是青草的“青”,可是正和清朝的清是谐音,万年青就成了大清万年不衰的象征。康熙喜不自胜地说道:“啊,万年清!亏你高士奇想得出来!”熊赐履高兴得也过来细赏,啧啧叹道:“实实在在长得惹人爱!得提一个好名字——既是献给天家之礼,何不就叫‘天光万年青’?”

  索额图心里倒觉坦然,他算是真服了高士奇了,这么一件小礼品也如此推陈出新,压倒众人。他虽觉有点遗憾,倒并不恼恨——反正明珠也没得彩头——听熊赐履给他取名儿,便也饶有兴致地插口说道:“东园公,只天光二字尚有缺憾啊!我以为应叫‘乾坤万年青’!”

  明珠挖空心思,拍着脑门儿笑道:“你也没说全了,天地人称为‘三才’,我看叫‘三才万年青’的好。”

  康熙听几个臣子议论风生,自也想拟一个名字出来,正构思时,却听高士奇笑道:“不烦众位劳神了。贱内给它起了名字虽俗些,我倒瞧着最好,恭请皇上评议。她说——这叫‘铁箍一桶万年青’!”

  熊赐履大声称赞道:“妙哉!真正大手笔,‘铁箍一桶万年清’——嗯,好!”

  康熙却没有笑,近前双手抱起桶来,低头嗅了嗅,一股幽幽的清香,扑鼻而来。青湛湛的叶儿颤巍巍、鲜灵灵,仿佛在对他说话。过了好大一会儿,康熙方将万年青放在案头,左顾右盼地看着殿中,见无可作赏赐的东西,便取了桌上镇纸和一支玉如意递给高士奇:“这镇纸赏你,如意赏你家没过门的媳妇。传旨内务府,‘一桶万年青’每年作例贡进大内!”说完又坐回炕上,不无感慨地对几位大臣道:“万年青倒也罢了,这‘一统’二字用得绝妙!秦始皇扫六国,车同轨,书同文,才有汉兴,国家一统百姓乐业,百废俱兴,有了张衡仪、蔡伦纸、相如赋。至魏晋八王之乱,天下便不可收拾。唐一统天下,更呈勃勃生机。五代乱,百姓又复流离失所,百业调敝,人民涂炭……纵观史册,想要国强民富,非一统不可!朕八岁登极,十五岁擒鳌拜,十九岁决议撤藩,冒险犯难,力排众议,内内外外无一日安乐,为的是什么呢?——朕难道不想安逸?还不是一心想把一统大业建起来!你们皆是朕的股肱大臣,心要与朕想在一起,造成如同贞观之治的康熙之治。天下百姓,后世青史,不会忘了你们的!你们要好自为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