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命促早终(第2/3页)

是勋不禁连连苦笑,这年月的通讯,可真是落后、缓慢到令人发指啊!他喵的啥时候能从袁术那儿搞来信鸽呢?

太史慈信中说,袁军已经进入了东莱和北海,孔融还在苦苦支撑,东莱太守蔡讽可实在扛不下去了,打算弃官而逃,回荆州老家去跟儿女们团聚。根据太史慈的了解,蔡讽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沔南一位姓黄的士人,另一个嫁给了荆州刺史刘表,还有一个儿子正在刘表麾下为将……我靠蔡夫人和蔡瑁!骤然又见到几个史书上有名之人,是勋就不禁连连拍着桌案,后悔不迭。心说早怎么不知道蔡太守有那门贵亲啊,我要早知道,当初在东莱的时候就好好拍拍他马屁,争取给他多留点儿好印象。他倒并不想通过蔡讽去巴结刘表,可是但凡对汉末三国有点儿了解的人都知道,这年月有两个地方就山水有灵,冒出来谋臣无数,一个是陈留、颍川,一个就是荆襄。要是能够通过蔡讽,以及他那个儿子蔡瑁,跟荆襄士人搭上关系,将来肯定有用得着的地方啊。

诸葛亮不知道啥时候会跟着叔叔跑荆襄去呢?庞统也在荆襄啊。如果各种零碎史料记载没有错,那太史慈所说蔡讽的大女婿,那个姓黄的,就应该是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承彦!

他慨叹了好一会儿,终于重新把目光落回太史慈的来信上去。太史慈说,蔡讽逃走的时候,就也想扯着自己一块儿南下的,被自己给婉言谢绝了。可是前些天,避乱淮浦的刘繇刘正礼有信过来,说朝廷下诏,拜他为扬州刺史,他希望自己能够前去相助。

太史慈解释,这位刘繇乃是汉室宗亲,祖居东莱郡牟平县,自家祖上曾经跟过这一家族,做过刘繇祖上的属吏,也算有点儿君臣之谊。所以自己有点儿动心啊,打算前去投靠刘繇。

是勋心说别介啊!我这小蝴蝶翅膀都扇啊扇的这么辛苦了,你还想去投刘繇?你要真去了,那前途我都能掐指给你算出来:先是跟着刘繇前往曲阿,不受重用,以小将之身在神亭跟孙策单挑,接着刘繇被赶跑,你就归了孙家了。何必呢?这又是何必呢?

好在太史慈还有后话,说反正要南下,既然接到宏辅你的来信,我干脆绕回路,先到鄄城去跟你一聚——多时未见,想念得紧。

是勋一拍桌案,好,来得好。只要你肯先来找我,我哪怕说烂了这三寸不烂……这话矛盾,总之,老子一定要说服你留下!

这一年的七月间,戏贤戏志才终于去世了。曹操悲痛欲绝,亲为执幡,是勋当然也要前往悼念。他这时候多少有点儿后悔,陶潜《挽歌》诗里最棒的那首,从前在营陵卖给孔融了。卖给孔融其实不要紧,问题是所吊的竟然是一个纨绔公子王胜王子陵——这废物上辈子积了什么德,竟然能得陶渊明……啊不,得到本诗人给他献歌?

没有办法,这回悼念戏志才,只好退而求其次,修了陶潜的另一首《挽歌》。只听他在灵前诵念道:“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其实陶潜的三首《挽歌》,是临终前不久写给自己的,所以下文就是“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这当然不能用啦,戏志才又没有儿子,也不是“我”。于是只好空过四句去,然后继续念:“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相聚不得足。”——末一句本为“饮酒不得足”,他把“饮酒”给改成了“相聚”。

曹操听了,就嗫嚅着把“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和“但恨在世时,相聚不得足”四句连着重复了好几遍,然后大叫一声:“哀哉志才,痛杀我也!”一个踉跄,差点儿哭晕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