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请跪恭送(第2/3页)

可是是勋也没打算真把王修逼急了,更没打算正式跟袁家撕破脸,所以他在终于完成了宣诏仪式,郑玄接过诏书以后,才又堆下满脸的笑来,去跟王修道歉。他说我身负朝廷重任,必须得先公而后私啊,还请王公您多加海涵吧。

王修多少有点儿哭笑不得,心说几年没见,是宏辅你倒是真出息了啊,看起来邺城退群贤的传说还真是不假。此时郑玄已经接了诏书,王修也没法可想——他还没有这个权限,可以就此跟许昌朝廷翻脸——只好先拖一刻算一刻,当下假笑着对是勋说:“是何言欤?吾因久不见宏辅,殷殷渴盼,是以失态,拦了天使之车,有过在先,宏辅何罪?如今宣诏已毕,公事既完,不如随某往城中去,你我好叙别情——尊伯父可还安好?小儿子纯(王忠)亦思念宏辅久矣,正欲与卿相见。”

其实王忠这时候也还在临淄侍奉袁谭呢,根本就不在高密县中,王修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王修假笑,是勋笑得比他更假——世上有假装的笑,也有假装的假笑,是勋是故意假笑给王修看的——“王公说的哪里话?宣诏虽毕,勋之使命尚未终也,须将郑司农迎至许都,上复天子,公事始完。不劳王公相送,勋这便要奉着郑司农启程了,来日再会。”说着话,转过头去问郗虑:“一切可收拾停当了吗?”

郗虑淡淡一笑:“这便启程吧。”当下扶着郑玄来到车旁。鲁肃赶紧跳下车来,帮忙郑门弟子,把郑玄扶上了马车。

王修还想再拖时间,就见是勋朝他深深一揖,然后转身就轻快地跳上车,站在郑玄身旁,把左手高高扬起,大声说道:“郑司农道德学问为当世之冠,今既应召入都,料想战乱就此终结,汝等皆将迎来太平盛世!还不跪送郑司农,更待何时啊?!”说着话另一只手轻拍孙汶的肩膀,孙汶会意,当即扯着嗓子,把是勋的言语又暴喊了一遍。

场里场外,这下子全都听清了,除了王修和郑门弟子,别的不管士人、缙绅也好,平民百姓也罢,全都跪将下去,高呼:“恭送郑司农!”王修还在发愣,是勋朝他微微一笑:“王公,请跪送。”先不说郑玄是读书人的老前辈,他如今贵为大司农,为九卿之一,中二千石,请问你王叔治秩多少石?郑司农要走了,你怎敢不跪下来恭送?

王修真是满肚子的委屈无人倾诉啊,当场膝盖一软,就要给跪。好在他脑筋转得还算快,才刚弯一弯腿,却又赶紧直起来了,拱手道:“某奉袁使君之命,恭送王公出青。”此“送”非彼“送”,王修的意思,我得把你们一直送到青、兖交界处去,咱们不是就此分别,所以嘛,我就先不跪啦。

是勋心说跪不跪的随便你,送不送的也随便你——我拦不住也没理由拦——但你想拖时间可不成,当下又是微微一笑:“如此,有劳王公了。只是天子渴盼郑司农,如大旱之盼云霓,丝毫也耽搁不得,勋这便要奉着郑司农启程了。”又一拍孙汶的肩膀,孙汶当即抖动缰绳,把马车兜了个圈子,就直直地朝西方行去。后面郑门弟子们推车的推车,扛包的扛包,赶紧跟上,光剩下王修一个跟那儿发愣啊,却是束手无策。

是勋等人一路西行,时候不大,王修就聚拢了郑家场院附近的兵卒,从后面追了上来。是勋瞧瞧那些青州兵,大概七、八十人,再瞧瞧自己身边的汉军——其实应该是曹军,心说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你都不是个儿嘛。随便了,想跟就跟着来吧。

是勋、郑玄的车乘,在鲁肃和曹军的卫护下走在最前面,其后是大群郑门弟子——除了某些眷恋乡梓的高密本地人,大多愿随老师前往许都——再往后才是王修和青州兵。郑门弟子们有推车的,有扛包的,一共没几匹牲口,所以行进速度并不快,青州兵给堵在后面,更是走得疲疲沓沓。王修费了好大力气,才终于骑着马挤过人群,追上了前面的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