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良马为赎(第2/3页)

三人又再对视一眼,然后异口同声地回答:“千匹,不能更多矣。”

是勋摇头道:“此非我所能许也。汝等且去相商,再来答我。”吩咐将三人暂且押解下去。三名鲜卑大人鞠躬而退,才到帐口,是勋突然又想起一事来,张口问道:“有两人之名,汝等可知?”

三人转回头来:“但凭大人相问。”

“柯比能、步度根,现在何处?”

三人老实答道:“步度根即在云中,所部二万余户,兵马强壮。柯比能在东方,所部不过数千而已。”

对于这年月的鲜卑贵族,是勋前世读史书,就光记得三个名字。一个是檀石槐,曾经建立过一个几乎囊括全部鲜卑族的大联盟,不过那家伙早就已经挂了;第二个是步度根,貌似是檀石槐的继承人,势力要小弱得多;第三即为柯比能,演义里也登过场,不过诡异地说他虽为鲜卑国王,带的却是辽西羌兵(辽西安得有羌?)——历史上的此人部众甚强,多次侵扰曹魏北境,还曾经在马城围困过乌桓校尉、名臣田豫。

不过听宾他们的回答,貌似这年月柯比能还没有崛起,而且位于东方,不在自己朔州境内,可以暂且不理。倒是那个步度根,所部二万户,十来万人,则胜兵或可数万,游牧云中,将来免不了要跟他打打交道。

等把三名鲜卑大人都押出帐去,是勋转过头询问刘靖:“草原上赎取大人,究何价也?”刘靖想了一想,回复道:“依部族大小,其价不一。即此三人,若无牛、马三千,或羊倍之,不可赎也。至于普通部众,二马或二牛抵一人,羊亦倍之。”

是勋点点头,心说刚才宾提出来的倒是良心价,那落罗就实在太离谱啦——这种光有小聪明的吝啬之徒,倒是不妨真的放他回去。

郭淮在旁不解,询问道:“主公果欲宽放彼等耶?鲜卑勇悍凶残、侵掠成性,何不尽杀之,以绝北境之患?”

是勋微微而笑,转头望向诸葛亮:“孔明可知某意乎?”

诸葛亮想了一想,谨慎地回答道:“先生之意,莫非欲示恩于彼,然后徐徐收服之?然恐野性难驯,异日亦必为患也。”

是勋摇一摇头,正色道:“鲜卑者,不过东胡遗种,昔日为匈奴所败,流蹿极北,逮匈奴衰而遂南下,竟囊有草原。可知北虏难以杀绝,徒恃杀戮,非长久之计也。今杀此獠易,而其残部必为别部所并——如步度根等——则其势更盛,大为中国患。欲平此患,当分裂之、瓦解之,锄其强而扶其弱,彼合则强,分则弱矣。”

顺便瞟一眼刘靖,就见那小老头儿面无血色,惨白如纸。是勋站起身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汝以为,吾待匈奴,是尽杀之为佳,是分而治之为佳?”刘靖赶紧拱手:“宁分而治之,请轻杀戮。”是勋微笑点头:“汝今乃明之矣。胡强则必为中国患,为中国患则必相杀,何如胡弱而得生,日久乃与汉一家矣,可共御鲜卑、乌桓。”

是勋叫那三名鲜卑大人来,主要是查问草原内情,既然想知道的都已经问明白了,那也就懒得多跟他们浪费口舌,即遣诸葛亮去讨价还价。最终商定,三名大人各出良马二千,牛千头,赎取自身,至于他们的部众,准各输三千头羊来,赎一千人。剩下那些,再加上那名倒霉挂掉的大人的部众,是勋打算分批押解到壶口煤矿去。

三人各取信物,挑选亲信,快马驰往部中取赎。是勋便又跟诸葛亮、郭淮他们商量打美稷的事情。孙汶建议说:“既已服此三部,得牛羊无数,我何不正攻美稷,使鲜卑兜捕匈奴散众,以易牛羊?”原本不是担心没法把美稷的匈奴人连锅端了,让他们跑掉,甚至去投鲜卑吗?如今咱就让鲜卑人去拦阻、搜捕,再来换回他们的牛羊。估计这数千的牛羊运过来,鲜卑要大伤元气,粮食难继,那也就没什么必要留下太多匈奴嘴了,肯定愿意换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