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涢水之战(第2/3页)

当时夏侯廉派李典率军从安陆南面伪渡涢水,以吸引黄祖的水军,自己则与曹丕一起统率主力,从更上游处趁夜涉渡。一开始还挺顺利,曹军依靠从附近搜集来的渔船和现扎的筏子,半夜间即渡过去十之二三,控制住了河岸阵地。可是到了下半夜的时候,突然水面上火光大起,无数荆州战船汹涌而来,火箭攒射下,渡河的曹军船只大多被焚毁,人皆溺水而亡。夏侯廉赶紧下令停渡收兵,然而正当混乱之际,却又有大批敌方步卒从战船之间乘小舟杀来,当先一将弓术精熟,所中者无不当场殒命。

曹丕看不过去了,他最喜欢也最擅长的便是弓、剑二道,于是驰马而出,疾射敌将。却不料敌将将身一侧,即轻轻巧巧让过来箭,随即反身而射,正中曹丕的战马。战马委顿在地,曹子桓滚鞍而落,士气又受重挫。

夏侯廉知不能胜,急忙命人抢回曹丕,先退返南新市,自己领着部曲断后。然而鏖战到了黎明,部下大多战死,夏侯高行亦身被数创,只得落荒而逃。

曹操迎面撞见的,就是夏侯廉的败兵了,而曹丕估摸这会儿已经逃进了南新市。于是曹操到处寻找夏侯廉,终于被他寻着,就见这位姻亲被亲兵负在马上,身上被创多处,血流殆尽,已经只剩下一口气了。曹操又是悲恸,又是恼恨,拉着夏侯廉的手直咬牙关。夏侯廉挣扎着长出一口气,说:“有负丞相所托……敌将实勇锐不可当也……”说完话就咽气了。

曹操心说那是谁啊?江夏还有这般悍将吗?往昔是宏辅曾经跟我说起过,荆州有一黄汉升,有一文仲业,皆大将之才也,可是黄忠见在长沙韩玄处,难道说刘表把文聘派到江夏来了?

正筹思间,就听远处喊杀声大作,败兵皆道:“敌杀来矣!”曹操心说谁人如此猖狂,打赢就打赢了吧,难道还想一路追到南新市来不成么?瞟一眼曹休,曹文烈抱拳道:“丞相可先入南新市,待休拒此来敌。”曹操冷笑一声:“吾尚未老耳,正要为高行报仇!”抬起马上长槊,便朝东方驰去。

曹休生怕曹操有失,赶紧驱策虎豹骑跟上,将曹操卫护在当中。时间不大,果然遇敌,一番恶战,互有损伤,乃各自罢兵归去。曹操退入南新市,召曹丕过来点验败兵,两战折损竟不下四千人。曹操就问儿子啦,敌军究竟总数多少,你们竟然败得这么惨法?

曹丕说据儿臣估算,江夏的战船不下百数,登岸的步兵也有三万多人。当时我们分了五千兵给李曼成去下游佯渡,还有五六千兵渡过涢水去了,敌军半渡而击,我军促起不意,难以列阵,故此大败。

曹操慨叹道:“若元让、妙才等在,不致此败也。”

同样的兵数,同样的遭遇,放在不同主将手中,最终战果也将迥然不同。夏侯惇、夏侯渊都是久经沙场的宿将,应对各种乱局的经验也很丰富,虽说河岸边兵力少于敌方,但只要能够及时控制住混乱局面,提振士气,就算失败也没有败得这么惨的道理。然而李典不在,夏侯廉和曹丕的经验都相对缺乏,那便只有大败而归了。

可是江夏竟然出动了三万人,这倒大出曹操的意料之外,不禁怀疑,是不是刘表把襄阳的主力也通过水路调动过来了?还是长沙的韩玄终于摆脱了刘睿、赵范等人的牵绊,得以北上增援黄祖?我要不要趁这个机会,赶紧谋渡汉水,猛攻襄阳去?

苦思一夜,不得要领,同时派出去的哨探也陆续来报,说敌军已然退回船上去了。曹操在南新市歇了两日,整顿败卒,李典亦率军前来相合——他倒是运气好,没怎么撞见敌人,但问题原本就只是佯动,根本没敢真的渡过涢水,待听闻主力战败,便即匆促退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