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离间江陵(第2/3页)

荀悦字仲豫,乃荀淑之孙、荀俭之子,也是荀彧的堂兄,荀氏一族中最年长者。荀悦的去世,无疑如同不久前荀彧离职一般,都对荀氏乃至于汝颍集团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这是本年春夏之交去世的第三位重量级政治人物。

第一位自然是陈登陈元龙,第二位死得比荀悦早,但消息却要在荀悦去世后才始传至安邑——荆州牧刘表在被儿子、侄子软禁之中忧愤而卒,享年五十五岁。

刘表去世的消息传到安邑,曹操召集群僚会商,说刘表既死,江陵自然人心离散,刘琦、刘磐与刘琮、蔡瑁等人的矛盾必然激化,咱们要不要先暂缓攻打江东,秋后先去灭了刘琦呢?

荀攸、程昱等人全都表示反对,说刘氏仅有江陵与江南小片领地而已,荆南四郡独立倾向非常严重,韩玄、赵范等郡守曾先后遣人到许都去谒见天子,表示自家并无反意。故此这种小势力,留不为祸,灭不旋踵,真没必要主公您亲自率兵去讨伐啊。贾诩也说:“可遣一使往江陵去,明为吊唁刘景升,实窥刘氏动静也。若彼能上下一心,或须征伐;若彼仍不和睦,乃可间之,坐收渔人之利。”

曹操说这主意不错,那么派谁前去合适呢?

是勋眼珠一转,突然间想出一个合适的人来:“诸葛孔明曾久居襄阳隆中,亦聘黄承彦之女为妻,惜乎南北交兵,不得合卺。乃可遣孔明前往,一则吊唁刘景升,二则迎娶黄氏女,且可于成礼时遍邀荆襄士人,游说取利……”

曹操一拍大腿,说这人选允当——“吾即上奏天子,遣孔明持节往吊!”不过诸葛亮如今只是魏官,那就必须得再给他加个朝官的头衔,才好以朝廷的名义前往荆州啊——当然啦,这种事儿对曹家来说,真是再简单不过了。

诸葛亮临行前,是勋特意找到他,递给他一张名单。孔明展开来一瞧,只见上面写着:“北地傅公悌(傅巽)、河东裴文行(裴潜)、颍川赵伯然(赵俨)、杜子绪(杜袭)……”

是勋说了,此皆“心向朝廷者也”——部分是他在后世的史书上读到过的未来的魏官,部分是他上次出使荆州时候打过交道、了解其心意的——关照孔明,多跟这些人接洽,他们虽然手里没啥权力,却都是有识之士,你就算不能趁机把江陵给搅成一锅粥,能把这些人中的几位救出刘琦魔掌,使归北方,也算大功一件。

孔明喏喏而去,这一走就是四个多月,差点儿没赶上曹操的南征。不过成效也很显著,孔明不但带回了黄氏女,还捞出了裴潜、杜袭二人,并且禀报曹操,说刘琦身体孱弱,三天两头得病,大权都掌握在刘磐手中,然而刘磐为人残暴无亲,除黄忠外,文聘、王威等将尽皆与其不睦;蔡瑁一直在谋划东山再起,拥戴刘琮上位,貌似跟文、王等将已然接上了头。

按照曹操的授意,诸葛亮暗中允诺蔡瑁,一旦推翻刘琦、刘磐的统治,将荆州归于朝廷,朝廷即允许刘琮承袭乃父之爵,等到成年,亦可入朝担任九卿,蔡瑁本人也能封侯——反正如今许都的朝廷只是个空架子,曹操压根儿不吝惜各类封官许愿。

一听说江陵内乱将发,曹操颇感欣慰,于是重赏了孔明,仍以其参丞相军事,跟随出征江东。

这边儿大队人马陆续离开安邑南下,仍以世子曹昂守护都城——许都的防务则交给了曹德与丞相长史王必——那边是勋等四人就忙着准备科举考试的事宜。一时间四方士人辐辏、会聚,数量几乎超出了是勋原本估算的两倍,不但传舍、旅店全都挤满,米价、盐价腾贵,而且把整个选部上下全都忙得手足无措。结果不但是家、陈家的门客们尽数上阵,是勋最后还被迫从许都召了一批太学生过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