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后史先见(第2/3页)

再往后瞧,司马懿主持的“高平陵之变”其实挺危险的,因为光奉了个太后,既没得着天子,也没能第一时间干掉曹爽。若曹昭伯用桓范之言,“以天子诣许昌,征四方以自辅”,则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也——不过那猪头三曹爽自己就先降了,算是特例中的特例。

所以原本历史上的耿纪、金祎等人就是在冒大险,即便他们真能击败王必,控制许都,进而挟持天子,也未必能够动摇曹操的根基——关键关羽正图谋北上,距离许都比邺城近便许多,所以他们想依靠刘备势力做外援。而在这条时间线上,曹操同样不在许都,耿纪等人同样还没聚集起多少党羽来,在外无关羽的情况下,起事的成功率就低至可怜,是勋觉得,他们也没那么傻吧?故此未加关注。

然而造反看大势,这大势既包括了成功与否的可能性,也包括了迁延不决的后果。在原本历史上,曹操已称魏王,距离篡位仅止一步,所以耿纪等人不得不动手——再等两年,等曹操真篡了位,咱们还能有机会吗?而在这条时间线上,曹操的名位虽然还没有那么高,但其大势更为完满,所以耿纪他们也不敢再空耗下去啦。

可是这票人党羽不多,能力有限,还真不敢跟曹操硬磕,故此就趁着曹操南征,许都光留下个没蛋用的王必的机会——其实还多了个曹德,但此公在政治斗争方面也是二把刀——被迫密谋举事,压上身家性命去梭哈一把。但与原本的历史不同,他们还希望能够诱捕曹昂,以为人质。曹操未必会投鼠忌器于汉天子,但他很可能因为儿子被擒而乱了方寸,举动失措,则乱党便有成功的机会啦。

原本历史上的魏王世子乃是曹丕,要比他大哥嚣张得多,也精明得多,况且当时曹操还在邺城,你想光诱出一个曹丕来也不现实。而在这条时间线上,耿纪等人乃献计,使刘协假作起意禅让,曹德、王必等皆不能阻,或许便能将曹昂给引诱过来啦。

此事可能会引发两种后果,一是曹昂赴许,正好趁此机会将其擒下;二是曹操亲自回来了,那咱们便暂且偃旗息鼓,另等机会——能够因此而延缓曹操平定江东的步伐,也算于天子有利。

一开始计划进展得挺顺利,不仅真把曹昂给诓来了,还秘密地挟持了欲图入许进谏的荀彧——若举荀文若为旗号,利用他的政治影响力,招聚友军的机会便又大上三分。可是没想到,是勋也跟着曹昂一起来了,更没想到,他一到许都,席不暇暖便前往阙下,主动请谒天子。

给刘协和耿纪他们牵线搭桥的,便是太医令吉本,原来的计划:陛下您只要假模假式放出禅让的风声就得,其他手脚都由我们来办,则万一事败,也不会牵连到您。然而是宏辅辩舌无双,就怕他跟刘协见面以后,三言两语,便让那中二皇帝晕头转向,泄露了其中机密。尤其刘协本人在当年董承叛乱之时,就被是勋给吓着过,觉得这位平素瞧着温文尔雅的是侍中,其实比曹操还要可怕——光他那彻底藐视皇权的眼神,曹操就绝不会有!所以一听说是勋请谒,刘协就慌啦,赶紧的召吉本前来商议。

吉本也拿不定主意,于是匆忙出宫,去禀报耿纪。耿纪一琢磨,矢在弦上,不得不发,干脆,咱们提前举事吧,这就召集人手,攻打王必,尝试捕拿曹德、曹昂——听说他们都在相府,跟王必在一块儿啊,正好一举成擒——至于是勋,就让天子先去敷衍着他,把他暂且留在宫中吧。

这就是为什么是勋溜溜儿地在宫门前等了两个小时,才等到刘协派木恩前来传召。木恩为中常侍,一般这种叫人、领人的活儿不归他管,刘协是怕随便派个小宦官过去,若被是勋一威吓,漏出点儿蛛丝马迹来,反为不美。中常侍秩二千石,就比是勋低一级,总不会随便掉链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