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为国牺牲(第2/3页)

所以荀彧等人报名入殿,才一抬头,瞧见是勋也在,不禁大惊失色。是勋没等对方反应过来,先自大喝一声:“荀公亦造乱耶?!”

荀彧摊手苦笑道:“此非吾本愿也,乃……”他的话没能说完,因为耿纪、韦晃在惊愕过后,当即转过头去,就想逃出殿门。是勋及时又大喝一声:“天子在前,安敢不拜?!”

荀文若当即就跪下了,耿纪、韦晃才刚转过九十度,脚步还没能站稳呢,闻此一喝,本能地也膝盖一屈,伏身在地。是勋横戟一指:“汝等焉敢作乱,纵火焚烧相府,并闯宫来劫持天子?!”

耿纪心说你这不是恶人先告状吗?究竟是谁在劫持天子啊?把头一抬,正待分辩,是勋却又大声质问荀彧,及时堵住了耿季行的嘴——“荀公,君以为汝等事可成否?”

荀彧磕了一个头,随即颤微微地站将起来——这年月与后世不同,即便微末小吏,也不必要一直在长官甚至是天子面前始终跪着——面色阴晴不定,摇头答道:“此非吾之事,吾亦受挟也。然据吾所观,事难成矣……”我觉得耿纪他们的叛乱掀不起什么大风浪来。

是勋急促地追问道:“事若不成,汝等并戮,且危天子;其事若成,则天下若何?!”你们造乱要是不成功,自己完蛋也就罢了,还肯定会连累到皇帝;要是侥幸成功,天下又将陷入无休止的动乱啊——“荀公,荀公,乃知勋昔日为公所作评语,尚未足趁也!”

我当初借袁宏的话来咒骂你,说你令名难全,根据如今的情况来看,还不够到位啊——你竟然掺和进了这么一桩蠢事里去,还打算留下好名声吗?准备着遗臭万年吧!

荀彧面色惨白,突然间又一咬牙关,朝着是勋拱一拱手:“宏辅前以巧言,阻我就死,然以今日观之,彧欲存令名,唯死而已!”我知道你从前是故意那么骂我,为的是阻止我伤心求死,但就今天这种情况来看,我没法再活下去啦——唯有一死,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

说着话,猛地一曲双膝,随即将身一纵,头颅昂起,就直奔着殿上的大柱撞去——“嘭”的一声,鲜血飞溅之中,人已委顿在地!

这兔起鹄落的一幕,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是勋一个哆嗦,就差点没把手里的长戟给扔喽;刘协一推面前御案,力量大到连自己都感惊讶,竟然将案子一掀而翻;耿纪、韦晃才刚站起身来,不禁双双纵身扑去,伏在荀彧的尸体上是放声痛哭啊!

是勋心说完蛋,我这回可真是骂死荀彧了……不过易地而处,荀文若倘若真是无奈被挟,他之所以暂时与耿纪等人曲与委蛇,估计是为了保证刘协不受牵连;而如今自己抢先控制住了刘协,就比较方便把那中二青年从乱事当中给择出去啦。荀彧既已无忧,那么他本人若想不被目为造乱同党,除了愤然一死外,还有什么道路可走吗?

荀彧知道以耿纪等人这般仓促举事,成功的可能性是很低的。而即便侥幸成功了吧,自己曾经一手扶保起来的曹操将大受挫折,自己苦心缔造的汉朝之回光返照,也将成为泡影,中原地区又将大乱。则上对天子不忠,中对友人不义,下对生民不仁……只有自己立刻去死,才能洗此污名!

其间种种心路历程,是勋也是过后才能逐一分析明白,当时却只是脑筋一转,随即赶紧打断了自己的思路——事儿还没完呢,再如何心痛荀彧之死,也只能先往后放一放。于是上前一步,戟尖直抵耿纪之颈,喝问道:“魏世子、曹太仆(曹德)与王长史何在?!”

耿纪正跟那儿哭荀彧呢,突然间脖子上一凉,猛然抬头,不禁吓得一个哆嗦啊,没过脑子就本能地回应道:“王必逃去无踪,曹德、曹昂见绑缚殿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