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谁人祖道(第2/3页)

关靖的意思,魏之百官,皆来相送是勋,其中既有在士林中名望极高的荀攸、钟繇,也有前任御史大夫、向来刚正清廉的毛玠,以及新任御史大夫徐奕。难道这些人就都是瞎的,全没有见着是勋的车队吗?倘若觉得有问题,以毛玠的性格、徐奕的职责,难道不会提出什么疑问来吗?他们全都不理会,就你一白身跟这儿捕风捉影,究竟能有什么意义?

社会舆论是掌控在士大夫手中的,其中世家豪门、高官显宦,更是占有着相当大的发言权。虽说自桓、灵以来,民间舆论逐渐压倒官方舆论——世族之必须严厉打压,也存在这一方面的要素——但民间舆论又掌握在谁的手中?是荀氏、钟氏,还是你一名不见经传的魏讽魏子京?

倘若没有这么一出,即便荀攸、钟繇等人事后偏帮是勋,士林中亦难免怀疑——你们又没瞧见是勋装了多少辆车,车上都是些什么,怎么就敢给他打保票?从来表面上诵经谈礼,暗地里男盗女娼的家伙多了去啦,焉知是宏辅非此类人耶?可是既有祖道之事,他们大可昂首挺胸地做证。怎么,你还不信?难道打算连我们的人格全都怀疑?

有荀攸、钟繇等人为是勋背书,就算你紧着往是勋身上泼脏水,能有几个人相信?你以为“公众知识分子”、“意见领袖”是这么好当的吗?这才哪年哪月啊,以这年月的信息流通水平而论,这类谣言真能找得着市场吗?你是打算一棒子搂倒魏国群臣、中原世豪吗?小子,千夫所指,你还打算在士林中混吗?!

魏讽当即脸色大变,跟同党陈祎一般,全都瞠目结舌,再也说不出话来了……他们是傻掉了,郑浑可没有傻,身为世家子弟、积年官僚,他这时候的脑筋比绝大多人都要灵光,当即戟指怒斥:“魏讽,汝竟敢阴谋构陷国家大臣,罪在不赦!”旁边儿的河南尹兵曹掾史领会上峰意思也很快,紧着断喝一声:“拿下了!”

旁边儿那些被陈祎借走的郡兵,刚才差点儿被是家“恶奴”当抢劫官员财产的盗贼给宰了,正跟这儿胆战心惊呢,听得号令,有那警醒的,赶紧猛扑过去,就把魏讽按倒在地。郑浑又把眼神一扫——不光这一个哪,还有——随即又有兵卒把任览也给扑翻了。

陈祎声音发颤,哆哆嗦嗦地叫道:“魏子京无……无罪,大尹何得构陷?吾当上表弹劾……”郑浑朝他一撇嘴:“司直乃先思辩辞为是。”你赶紧想好自己该怎么上表自辩、谢罪吧,还弹劾?弹劾谁?我还是是勋?你有那个机会吗?

其实郑浑心里最恨的人不是魏讽,而是陈祎,只是对方虽然低自己这么几级,终究互不统属,又身处监查系统,自己不好直接入他的罪,更无法命士卒将其当场拿下。因此只是随便拱一拱手:“日将暮矣,司直慎行。”赶紧滚蛋吧你,不送!

他也就能够利用自己的职权,收拾魏讽和任览,因为那俩小子没有后台,对于同来的刘伟和张泉,便只能视如不见啦——再说刘、张二人貌似也没怎么张过嘴,说过话,不象魏讽、任览,直接跟自己的宴会上闹事,攻讦是勋,当即安上“构陷大臣”的重罪,要把他们押入大牢,等待审理。

魏讽还梗着脖子大叫:“此皆讽之罪也,任初度并不与此事!”郑浑冷冷一笑:“审过方知。”刘伟、张泉赶紧过来,朝郑浑和是勋打拱作揖,请求宽放二友。郑浑也没给他们好脸色看,只是一甩袖子:“卿等少年,交友须慎,一旦误结匪类,独不怕累及尊亲乎?”你们想把自己跟自家父兄也一起栽进去吗?竟然还有余暇为旁人担忧?还是先顾好你们自己吧!

这一套雷厉风行,瞧得是勋都有些目眩神摇,心说:郑文公果辣手老吏也!他明白郑浑的用意,那就是竭力地撇清自己,并且以此来向是勋谢罪。今天这宴会是郑浑摆下的,所有客人,不管如陈祎一般是上赶着凑过来的,还是魏讽等人般跟着朋友过来的,理论上都得经过郑浑点头,也就是说,郑浑必须为陪客的行为负责。陪客得罪了贵客,主人难辞其疚,要不赶紧表态,万一是勋以为他郑文公才是真正的幕后主使,那可怎么得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