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西走而王(第2/3页)

吕布一咬牙关,再问:“曹操果将篡僭耶?”

对于这事儿,蒋子翼也不好矢口否认,只得反问道:“若主公处魏王之地,又将如何?”倘若换了你吕布拥有曹操这么大的权势,又会不会篡位呢?

吕布喟然而叹:“如此,则当与刘备合纵矣。”

蒋干连连摆手:“万万不可。主公,刘备实叵信者也,其心不弱于魏,若与相合,是以我为其锋锐,抵拒魏军矣,即胜,必为刘备所趁,若败,备亦可收吾余烬以战……”刘备就是想让咱们先顶着曹操,咱们要是打赢了,说不定他就在背后动手,想并吞我凉州,要是打输了,他也不吃亏,还可能收拢咱们的余部,趁机扩展势力。

“闻备名其养子为封,嫡子为禅,则篡僭之谋,恐不在曹操之下也!”

这还是是勋特意给蒋干准备的相关刘备的黑材料哪,适时抛出,果然就吓了吕布一大跳——“竟名其子为‘封禅’,此贼反意昭彰!”

可是话又说回来,曹操迟早会动兵西征——吕布不会对曹操的“友情”抱持任何幻想,因为倘若二人易地而处,自己也是一定会杀过去的——刘备本是天然的盟友,偏偏又不可信,那咱们该怎么办?就跟这儿等死吗?

“子翼何以教孤?”

蒋干垂首沉思少顷,继而又瞧了瞧吕布的表情,吕布连声催促:“此间但止卿与孤也,可直言不讳。”蒋干犹豫了一下,最终象是下定了决心似的,突然离席拜倒在地:“干有数言,请主公恕罪,乃敢直陈。”吕布赶紧也站起来,伸手搀扶,说有什么话你就放胆地说吧,我绝不会怪罪于你。

二人四手相握,对面而坐,相距甚近,于是蒋干压低了声音,对吕布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曹操既定中原,又岂容吾等安居?伐凉伐益,不可免也。正所谓‘卧榻之侧’,此卧榻非曹氏也,乃中国也,中国不可久裂——未知主公肯为窦融否?”

吕布紧锁眉心,缓缓地摇了摇头:“吾可臣于操,而不愿事操也——窦氏岂长久富贵者耶?本欲据此西凉,不预中原事,与卿等同富贵安乐,若操不允,宁战而死,岂能屈膝苟活?!”

要是真的某一天曹操篡位,以魏代汉,我也可以臣服于他,做他魏朝的一方诸侯,但绝不肯象窦融那样,入朝为官,当面向曹操跪拜——窦家也就富贵那么一代,“两侯、三公主、四二千石”等后来皆被贬斥,窦融虽仍居位,晚景却也多少有点儿凄凉……真要混成那样,还不如跟曹操当面放对,就算战死沙场,我也绝不后悔!

蒋干闻言,连声劝慰:“主公断不可如此想。凉州贫瘠,何以敌天下?此昔日窦融朝汉之由也。曹操既定江南,又养朔、并,人马强盛,即与刘备盟恐亦难敌,而况我家独对耶?然主公既不愿事魏,亦未必便死,或有他途可循……”

吕布听了,眉心略舒,说我就是想听你这句话啊——既不必入朝去向曹操屈膝,又不必死,也只有你蒋子翼足智多谋,还能想出别的两全之策来了,快说,快说。

蒋干便道:“凉州本姬周故地,势不可隔绝于中原,西凉铁骑东而叩关,则关中必危,关中危则河南动摇,此曹魏必不忍舍也。是故主公据凉愈久,魏王忌主公愈深,且刘备欲东,魏王欲西,必将战于凉州,即无取我意,亦难免池鱼之殃。既不愿降,又不可战,何如走也?”

吕布一翻白眼,说咱们能走哪儿去?这天下早就被人给分完啦——难道说:“子翼乃使孤取益州耶?”

曹操咱们肯定打不过,想要离开凉州,换块地盘儿,除非去打刘备,拿益州。

蒋干摇摇头:“凉州不可自外中国,益州同然,即刘备无觊觎中原心,魏亦必伐也。”你想左了,就算拿益州替换了凉州,曹操照样放你不过——“天地广阔,岂止中国耶?主公无能帝中国,亦难久公中国,若迁异国,乃可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