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渭水鲤脍(第2/3页)

四个孩子按年岁排列,由右而左,第一个被鲁宽说“貌可中上”的是陈纻,次乃马氏小宗之子,叫做马夏,字德华,第三个是马钧,第四个是马齐。

其中也就陈纻之貌,勉强可称俊秀,其余三个都是中人之姿,甚至更等而下之——尤其马夏,身高七尺,横着也是七尺,肥腮阔口,大耳招风,鲁宽心说这是人吗?是野猪成了精吧?瞧起来,所谓伏波将军后裔的这一族,品相总体而言都不怎么上得了台面嘛。

马丁让孩子们逐一报了名,鲁宽心说想给你们马家人长点儿脸,貌似都很困难啊——就你给那点礼物,我还犯不上说违心话。干脆,咱们进入下一个环节吧——问对。

一听说要问对,马钧当场就慌了,忍不住便把目光投向马弁,挤挤眼睛,请这位还算照顾自己的从伯父帮忙遮掩。马弁自然知道马钧的毛病,这在陌生人面前,还是一位千石官员,他能够完整没磕巴地报出自己名字来,那就已经到头啦,再多问几句非露馅儿不可。

于是迈前一步,先朝鲁宽一揖到地,抬起头来的时候,满脸谄笑,禀告说:“小子倩人捕得渭水肥鲤,切脍以待中正,此物不可久置,恐失其鲜也——若即问对小儿辈,恐伤中正精神,又误美馔,盍出题使彼等笔对,中正乃先夕食?”

马氏能够请得动鲁宽亲移麟趾,主要的诱惑便是“渭水肥鲤”,因为经过打探,知道这位鲁中正最爱鱼脍,见着鱼脍就跟不要命似的。所以马弁说啦,恐怕鱼脍放置时间太长就不新鲜了,您还是先吃着吧,不必当面问对,随便出道题让孩子们笔答如何?

鲁宽一听,什么,鱼脍已经准备好了?那赶紧的端上来吧。至于问对,其实也无关紧要,而出题——他一时间还真想不出什么题目来,哪怕原本起意问对,也就想随便问问你们读过什么书,受的是哪家教法而已。略一沉吟,干脆——“经义岂三言两语所可对耶?然经要在背诵,且各默写来我看。”

随口便说了一句:“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这本是《孟子·告子》中的一句,鲁宽说啦,你们就从这儿开始默起,就当着我的面写,等我吃完了,看你们都能写下多少,有无错讹——“以建安石经为其正本可也。”

因为他心说要让孩子们默写《论语》,未免浅了一些,默写《礼》、《易》或者《尚书》,却又深了,那是我欺负人。近年来郑学崛起,是宏辅到处宣扬《孟子》,倘若不学孟,估计就算去应科举,你们也很难考得上,故而就默写《孟子》来我瞧瞧吧。

听说是默写,马钧不禁长出一口气,总才算把悬在半空的心给缓缓落下了。

于是马弁一拍双掌,便有仆役端上食案来。鲁中正就见面前好大一盘鱼脍,白似霜雪,薄如蝉翼,自漆盘侧沿螺旋型直叠到中心,不禁食指大动,急慌慌地便提起箸来——至于孩子们如何默书,就连眼角都懒得多瞥一下。

这一餐真是大快朵颐,吃得他酣畅淋漓,旁边马丁、马弁连翻劝酒:“鱼脍性凉,需佐热酒,才不伤身——中正,请,请。”好不容易食罢撤宴,老头儿已经面色赤红,眼神迷离,坐在榻上连连打晃啦。马丁赶忙招呼仆役,扶中正大人寝室安眠,自然也有美婢献上——老头儿还有没有精力享用暂且不论,但作为主家,此礼必不可失也。

鲁宽临离开正堂的时候,马弁跟上去问了一句:“小子辈所默文字,若何?”鲁中正这才想起正事儿来,随便挥了挥袖子:“可、可先封存,候吾明日再判。”于是等到送走了老头儿,马弁才过去查看四名少年所默写的《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