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部 大坂风云 十四 古稀统兵(第4/5页)

家康自己则于十九日抵达岐阜,二十日抵近江柏原,此时,他再次接到一个视战阵如儿戏的消息:几个携秀赖密令的浪人,在京都被板仓胜重捉拿归案。秀赖等人预计家康不日后必进驻二条城,遂定了一个在二条城纵火、趁乱狙击家康的计划,将那些浪人派进了京都。

家康不禁苦笑。昨日,他还收到一封由美浓高须城主德永昌重转呈、由秀赖亲写的书函。函上说,秀赖对家康公和将军绝无异心。为此,家康还略微有些心动。但现在看来,这只是一个让家康放松警惕、诱他入二条城的把戏。

不只如此,家康二十一日经石田三成旧领地佐和山、二十二日抵永原时,分别接到了两个消息:一是将军秀忠已亲率大军从江户出发,另,意气风发从名古屋出发的义利,已抵京都。

“休要太急,否则士卒易疲惫!”家康立时向秀忠派去使者。

家康的进军不急不缓,但决非停滞不前。随着与大坂间距离的缩短,他一步步下出棋子,好令世人看出成人和小儿之间明显的差距。将军秀忠尚不温不火,还算令家康安心。但在秀忠看来,这却是不负责任和孝心不足。在未得到家康允许出兵之前,秀忠对藤堂高虎道:“大御所的指令虽还没到,但我已决定出兵。”他欲先斩后奏。

家康乘坐轿舆进军和秀忠率领大军进发,一缓一急,给世人留下了截然不同的印象。前者令人感觉大坂尚有“反悔”余地,与此相反,后者则毫无顾忌。

已是丰后府内城主的竹中重利得知秀忠出兵,便亲自向安艺广岛城主福岛正则之子忠胜派出使者。正则人在江户,但忠胜若不立刻率兵加入进攻大坂之军,恐受到秀忠怀疑,故,重利此行乃是刻意进言。

竹中重利刚一行动,小出吉英就紧随其后。吉英乃秀赖的辅政秀政之后。“秀赖送来书函,在下把它送到此处。”此为秀赖的亲笔信函,不过要求小出无论如何也要支持大坂云云。本多正纯将书函交与家康。家康一看,皱起眉头:“连小出都抛弃秀赖而走了?”就连丰臣氏从小培养起来的小出和片桐都弃而走之,单靠把那些好事的浪人召集起来,就可决战?秀赖的想法之简单,实令家康叹息连连。

此时,一则令家康更为不快的消息送了来。担任先锋的藤堂高虎受家康之命,令片桐且元与其子孝利担任攻打大坂的前锋,片桐父子立刻交出人质,欣然从命。

藤堂高虎揣摩着家康的心思,让片桐且元担任先锋,这里面当然含有让他和城内主和众人联络的意思。不意片桐父子立刻就答应下来,可见秀赖何等可悲!本应成为大坂盟友的人陆续离去,意想不到的人皆把不利于大坂的消息带给家康,心向关东。

秀忠的进兵,更是令讲和变得不能。

家康已无法停下脚步。十月二十三,他径直进驻京都二条城。

进入二条城,家康再次向沿东海道西上的秀忠派出了使者:“不可着急。兵法云:长途袭远,败军之象。必体恤士卒的疾苦,威风凛凛进兵为宜。”

家康所施,为已故太阁常用的“威压”之略。家康目下乃是想借此促使秀赖反省。不只秀赖,他还欲令唯恐天下不乱而聚到大坂城的浪人,看清天下大势,好让他们改变初衷,放弃对抗。

可情势已然发生变换。若是武田信玄、北条氏政、小早川隆景、上杉谦信诸人,一旦向他们显示出兵力差别,不论他们内心怎样,必不会再生战意。但目下这些小儿从不知战阵为何物,亦不明战事的可怕和实力的差距。

接连聚往二条城的天下大名,都坚信家康很是愤怒,决意要讨伐大坂,遂纷纷请求打头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