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章 “大鱼”过江(第2/3页)

一切细节尽述其中,另外,还有张邦昌等人的供词以及确实的证据。

宋徽宗看到这奏章后,脸都笑开花了,大呼李奇乃朕的副将也。旋即又痛骂张邦昌等人为卖国贼子。

他也不想想是谁让张邦昌等人去议和的,当然,他也有借口,我只是让你们去议和,可没有让你割让土地给金国,这黑锅当然得你们背。

宋徽宗这下忍不住了,开始嚷着要回开封了。

可是这时候,李邦彦、童贯、梁师成等人就劝宋徽宗别去,有危险,虽然我们打败了金军,但是这也就说明,这摄政王啊,并没有照你的吩咐去议和,他这是违抗君命。不错,他打赢了,应该有功,可是,这一切都是他的片面之词,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其中发生了什么,而且,没有你的圣旨,那些士兵就全听他的,这就证明,禁军已经失去控制了,万一他心怀不轨,咱们这一去,可就是自投罗网啊。

不弄清楚,这决不能去。

耿南仲也劝赵桓,不能轻易过河,咱们待在这里最安全。

不得不说,这些人呀,个个真是成精了,一点蛛丝马迹都逃不过他们的双眼。

宋徽宗父子心里本来是很相信赵楷的,毕竟篡位这事在宋朝是很罕见的,但是听他们都这么说,不禁也心中生疑,一时间踌躇不定。

正准备叫人去开封一探虚实,可就在这时,赵楷那边又来信了,但这一次是一封请罪信,说自己违抗了皇命,其罪无可赦,这摄政王儿臣是说什么无颜再继续坐下去,如今大敌已退,儿臣还是回凤翔去得了,希望父皇你能够早日回京,主次大局,甚至还说亲自来江宁府迎接圣上。

李邦彦、梁师成就更加怀疑赵楷的用心了,还是劝说宋徽宗不要贸贸然回去。

宋徽宗一直就非常喜欢赵楷,而且赵楷也一直很孝顺,他不太相信赵楷会觊觎他的皇位,没有听进去,而且他归心似箭,决定还是要回去,这杭州太无聊了。

蔡攸、梁师成他们见宋徽宗心意已决,没有办法,只能退一步,让童贯率领胜捷军先过长江,看看赵楷是不是真的有诚意来这里迎接你。

宋徽宗觉得这倒无伤大雅,于是就命童贯做先锋部队,他率领群臣跟在后面。

另外,由于郑逸、白浅诺也都打算回去看看自己的亲人,毕竟开封蒙受这么大的灾难,你总的回去看看吧。

一行人是浩浩荡荡的开往长江。

……

忽忽数日,童贯领着胜捷军先渡过了长江,一上岸,赵楷带着秦桧等几人亲自前来迎接。童贯见赵楷当真是身着庶民服,一副谦卑的模样,心中稍稍放心了一些,但他为人比较谨慎,又暗地里派人去四周打探了下。

探子回报,这四周根本任何军队驻扎。

童贯这才彻底放下心来,如今赵楷可以说已经在他手中了,他将赵楷搓圆捏扁都行,若是赵楷心怀不轨,怎还会还把自己送上门来,这未免也太蠢了吧,也说不通呀。

在确定赵楷无异心后,童贯立刻派人将北岸的情况告诉了宋徽宗。

宋徽宗听后,心里很是骄傲呀,立刻就将梁师成等人给训斥了一边,看吧,看吧,我儿子孝顺的很,怎么可能做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我险些就因为你们,而辜负了楷儿一片赤子之心,你们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

事实胜于雄辩啊!

篡位?带着几个人来篡位?这是哪门子的篡位啊!

梁师成等人被训得是直点头认错,但是他们也都放下心来了,也开始催促下人赶路,其实他们也早就想回京了。

不到两日,这大部队就到了长江边上,因为宋徽宗急着回去,于是没有过多的停留,直接上船,去到了彼岸。

“父皇,儿臣违抗君命,还望父皇降罪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