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0章 吴玠入滇(四)(第2/4页)

这一场伏击战,只持续了一个多时辰,就接近尾声了,关键还是地雷群伤能力太强了,就那一轮轰炸,基本上就宣告了这场战争的结果了。

硝烟散去,道路上是尸横遍野,连绵数里。

那些羌人生来彪悍,见到这场面,还非常的兴奋,而张宪经历过开封、黄河两场战役,对此也是见怪不怪了。

“启禀将军,我们一共歼灭敌军七千余人,俘虏四千余人,缴获战马三千余匹。”

这七千余人,至少有一半是死在地雷上面的,至于什么武器盔甲,不计其数,也懒得报了。

关键就在于这几千俘虏怎么解决。

这要是换做杨再兴,那简单,全部都杀了就完了,那家伙一定会这么做的,但是张宪不同,他还是有一定的政治头脑,他心想,枢密使的目的,不是要来这烧杀抢掠,而是想要统治这里,而这些士兵多半都是一些部落的族人,我若屠杀他们的族人,其余的部落一定会记恨我们,能不杀还是不杀的好。

沉吟半响,张宪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将身边的副官招了过来,耳边交代了一阵子。

那副官听后,连连点头,颔首道:“末将知道该怎么做了。”

走上前,用当地话向那些俘虏朗声道:“各位弟兄们,我等是奉旨前来勤王的。”

那些俘虏一听,还愣了愣,你奉旨勤王,那我们是去干什么的。

那副官继续说道:“咱们大理国本就是先祖圣上与三十七部共同打下来的,这本就是段氏的天下,可是那高氏却妄图逆天改命,蓄意篡位,他们不仅软禁我们的陛下,又滥用职权,劳民伤财,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咱们百姓的利益,导致近二十年来,咱们大理国内战火不断,民不聊生,而陛下他空有一身本事,却不得施展,眼见自己的子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陛下是寝食难安,只愿救万民于水火当中。

如今陛下已经在建昌府附近起兵,欲推翻高氏政权,还我大理一个朗朗乾坤。陛下已经吩咐过了,尔等若愿意归顺,将既往不咎,并且论功行赏,但是你们若不愿归顺,陛下他心怀仁慈,不忍伤害自己的子民,你们速速离开吧,若他日再落到我们手里,那就别怪我等无情了,尔等要知道,陛下才是真命天子,你们这是在助纣为虐。”

张宪站在后面,看着那些俘虏,话虽如此,但是谁若离开,那一定难逃一死。

虽然这些俘虏都是高氏的军队,但是他们也只是为了一口饭吃,他们不可能个个都是高氏的亲信,高氏要笼络也是笼络将领,不会笼络士兵。

这年头可不流行讲义气,讲忠诚,为谁打仗不是打了,况且咱们是为皇上打仗,名正言须,另外段正严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勤政爱民,大理子民人人皆知。

这些俘虏没有考虑许久,就纷纷跪下,表示愿意归顺段正严,讨伐高氏恶贼。

“将军,恭喜,恭喜啊!”

一名先锋官突然跑到张宪面前,表情表情显得十分兴奋。

张宪好奇道:“这喜从何来?”

“原来方才被将军射杀的人,乃是成纪镇镇守高平的族弟,唤作高山,据说此人也是高氏手下的一员猛将,而且,我们还从他身上搜出一封信函来,正如吴帅所预计的那般,他们正是赶往建昌府救援的,不仅如此,信中还隐隐透露了,成纪镇并没有多少兵镇守。”

张宪身旁一名副将听后,不禁大喜道:“将军,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呀,如今我们斩获这么多战马,何不乘虚而入,一鼓作气夺取成纪镇,这可是大功一件呀。”

有些这些俘虏和战利品,张宪的实力明显有了一个质的提升,不管是去帮段正严,还是去攻打成纪镇,那一定会取得不俗的效果,说没有想法那肯定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