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大军出塞(中)(第3/4页)

“东线,以钟上都尉负责,你之白虎军,可留一营乙等军在东路,余者,聚于新永宁城等处,防范东虏。”

钟素素也大声喝令,深感肩上责任重大。

王斗对钟素素点了点头,济尔哈朗等人虽然意图不明,不过王斗并不担忧东线。

满套儿等地山地纵横,并不利于骑兵活动,很多屯堡,也卡在交通要道上,济尔哈朗等人要攻入内地,只有一一拔除,硬对硬攻打各处城寨屯堡,怕要碰个头破血流。

靖边军的城堡,可不比大明别处城堡,济尔哈朗与杜度,都是老而弥辣的人物,不会看不到这点。

况且,以自己骑兵的速度,前往援救,并不需要很长时间,若他们正在攻打城池,靖边军大军,从后方奔来,背后侧后一击,甚至抄了后路辎重,那就万事休也。

“高上都尉,还有温上都尉,各留一营乙等军在镇城,余下二军之羽骑兵,忠义营,还有中军骑兵营,炮军营一部,尽随本将聚在沙城,伺机而动。”

“中军孙上都尉之辎重营,负责运送各处大军粮草,尖哨营,各处哨探!”

众将皆是大声领命,又各个兴奋起来,终于方略定了,各人职事定了,要打仗了。

温方亮心下略有遗憾,自己一营兵马放置镇城,此战得不到锻炼啊,高史银也羡慕地看了韩朝一眼,裂了裂嘴。

二人身后各营将,特别乙等营的主将,也是瞬时间哭丧了脸。

此次,轰轰烈烈的出塞征战,轮不到他们了,倒霉啊,只是,靖边军军纪森严,特别王斗一言九鼎,决定下来的事,容不得推翻,只得等待下次机会了。

征塞之事,大体方略便是如此了。

众人议事时,参谋司的几个书记官,一直在旁记录,他们递交上后,参谋司会再加以细化,完善,最后王斗盖印签名,以公文的形式,下达各军,一场战役的谋划,最终成形。

此后堂内气氛轻松,高史银高叫道:“哈哈,我大军出塞,如此威势,鞑虏定然望风而逃!”

得到出征归化城的重任,韩朝心情极好,不过他性格本就沉静,位居高位后,更显稳重,他含笑道:“高兄弟,鞑虏望风而逃,这可不是好事,最好他们不逃,与我大军硬碰硬!”

温方亮很快平复了心情。

他知道,在大将军心中,自己还是不如韩朝,二人本在仲伯之间,又有旧情谊在内,自然对韩朝更为照顾,不过自己又是参谋司大使,看来大将军是玩弄平衡的高手。

他轻松地靠在椅子上,说道:“不出意外,西线各类战事,便是在这些城寨地带展开,毕竟此些寨子,为粮路储存重地,又控制周边水源,不拔除,鞑虏也谈不上断我粮道!”

“当然,他们不会愿意与我大军主力对战,只会密密骚扰,所以,如何找到他们主力,是最要紧之事!”

韩朝点头,温方亮的见识,他是佩服的,毕竟他是军官家族出身,自己出身寒微,虽然入舜乡军来,自己长进不少,不过不代表温方亮就会退步。

二人间,经常你超过我,我超过你,暗里竟争激烈。

眼下里,自己负责西线战事,这是大将军对自己的器重,自然不能出事。

他胸有成竹地说道:“草原,是鞑虏的主场,这些北虏鞑子,最擅长的,便是奔袭骚扰。不过只需被我大军侦知,找到他们老巢,他们就死定了。”

神出鬼没,长途奔袭等战术,是塞外蒙古人等,游牧民的天性本能。

他们多以奶酪、肉松、干粮等物充饥,一般一人多马,胯下马匹,一样吃苦耐劳,所以对后勤给养要求比较少,战术的灵活性,大大超过满洲等渔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