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破阵子 第二章 天河 (五 上)(第2/3页)

封常清此番挥军西进,目的也不在区区一个大勃律。当即接了降书,发还给了艾力亚斯五千俘虏。命他必须在三天之内,以实际行动表达悔过之心。并且割狮子河以北所有土地给大唐,以赎其罪。(注1)

宰相艾力亚斯及其家族本来就是很虔诚的拜火教徒。前年迫于国内其他贵胄和大食曼拉们的压力,才不得不改信了天方教。信教之后,手中权柄大落,眼看就要变成曼拉们的提线皮影了。此刻听闻封常清开出的条件,大喜过望。立刻毫不犹豫地将所有条件答应了下来。回去后只用了两日,便利用安西军归还的俘虏,胁迫国主的亲卫兵马,将境内可控制地域内的天方教信徒和大食国来的传教曼拉全部逮捕处死。然后又主动放了一把大火,将刚刚落成没多久的天方教神庙,焚成了一片残砖烂瓦。

此时东来的天方教曼拉十有八九都是狂信徒。对于敢于侵犯教派利益的人,报复手段极其残忍。动辄便抄家、灭族、甚至做出屠城这种人神共愤的恶行。大勃律宰相胁迫其国主烧了天方教寺庙,就等于彻底断绝了他们再倒向大食人的希望。此后即便唐军不在其国驻扎,也不必担心艾力亚斯君臣敢再出尔反尔了。

封常清见此,立刻留下段秀实和五百精锐,“辅佐”艾力亚斯重整大勃律秩序。随后亲领大军,杀入健驮罗境内,半个月连下数城,兵锋直抵其国都坦叉始罗。(注2)

那坦叉始罗乃西域数一数二的名城。在天方教东侵之前,本为佛门圣地。城池乃西来求取真经的佛教徒参照中原古都洛阳的格局,指导当地人所建,高大坚固,易守难攻。被大食人占据后,虽然年久失修,但比起大勃律国内那些所谓的重镇来,依旧不可同日而语。

薛景仙携带着圣旨赶到前线时,唐军已经屯兵于坦叉始罗城外十数日。喊杀之声昼夜不绝,却好像始终无法踏上城头半步。有意借着圣旨来鼓舞士气,封常清命人在营内搭建了高台、香案,亲自为钦差大人带路,将其领了上去。

在长安城受尽了白眼的薛景仙,哪曾料想在安西军中会得到如此礼遇?!当即,感动得连嗓音都哑了。也顾不上再摆什么钦差大人的架子,捧起圣旨,一口气从头到尾读了个遍。末了,还声嘶力竭地加了一句,“薛某临来之前,杨相和太子殿下曾经亲口许诺。让弟兄们尽管放手去打。后边一切,自有他们两个顶着!所有缴获,全赏给有功将士,朝廷一文不取!”

“陛下英明!”立刻有人带头,大声喝起彩来。

“陛下圣明!大唐威武!”大部分将士根本没听清楚圣旨上的具体内容,只觉得远在数千里之外的皇帝陛下还没忘了他们,扯开嗓子,齐声响应。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直冲云霄。

虽然是一个凡事讲究从容镇定的文官,薛景仙也被四下里传来的欢呼声烧得热血沸腾。干脆也扯开嗓子,跟着大伙一道放声高呼,“陛下圣明!大唐威武!”

“陛下圣明!大唐威武!”

“陛下圣明!大唐威武!”

“……”

待大伙都喊累了。封常清才按照圣旨上提到的顺序,将相关将士一一叫上高台。由薛景仙代表朝廷,授予他们应有的印绶。见到面前的武夫们一个个生得虎背熊腰,满脸煞气。薛景仙愈发觉得太子殿下高明。居然隔着数千里,就能看出安西军是大唐境内数一数二的精锐。刚刚恢复实权,就准备将其牢牢攥在手里。

想到此节,他心中对太子李亨的未来,更是看好了数分。原本还犹豫着是否再继续观望一番,再选择如何站队。如今却准备彻底背弃杨国忠,完全执行太子府管家的暗示,全力替太子殿下与安西军建立联系了。故而,对待周啸风、李元钦、赵怀旭等人,更是殷勤有加。许多朝廷中本来没人说过的赞誉之语,都被他信口开河地给编造了出来。唯恐忽略了哪个忠臣良将,给对方心里留下轻慢印象,今后无法继续套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