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官渡序幕(第3/4页)

诸葛亮笑道:“仲达,你随兄长不久,所以对兄长有些不了解。

兄长既然这么说了,那必然是有主张……再说了,温侯与兄长有翁婿之谊。怎可能发生状况?”

这话,乍听很有道理。

可细一琢磨,根本就站不住脚。

吕布是什么人?

那可是杀了丁原,杀了董卓的反复之人。

刘闯虽然和他有翁婿之情。却未必能够保证吕布不会谋反。

不管怎样,吕布曾是一方诸侯。而辽西更有张辽为他昔日部曲,若真个谋反,恐怕无人能阻拦。

想到这里,司马懿就越发担心。

他决定,继续监视吕布,一旦找到了证据,定要尽快通知刘闯,莫使刘闯措手不及。

••••••

第二天,天亮。

襄平百姓突然发现,前几日还为座上客的高句丽使团,在一夜间被刘闯诛杀殆尽。

尸体被堆成了京观,至于襄平城外。其中更有数十具女尸,显然也是高句丽使团的成员。

不禁是高句丽使团被诛杀,襄平城中几家高句丽人开设的商行货栈,也被官军扫荡。

同时,襄平各亭亭长,都得到了消息。

从即日起开始清理治下高句丽人,三日之内,若高句丽人归化汉民,则不再追究。若没有归化造册,不论贵贱,满门抄家。

经过一番打听后,人们才知道,竟然是高句丽使团意图刺杀刘闯。

襄平百姓忍不住破口大骂,对高句丽人更是极为不满。

要知道,刘闯在占领襄平后,虽然时间不长,可是待百姓极好。

这春耕马上就要开始,每家每户被通知,以旧式耕犁到官府换置新式耕犁,据说更利于开荒。不仅如此,刘闯还把原本属于公孙氏名下的牛羊租赁出来,协助百姓耕种。同时减低赋税,降低徭役……诸如此类的施政,令襄平百姓如释重负,感觉这日子比从前好过许多。

虽说,今年官府下令推广一种全新的农作物,让许多人感到不解。

可官府却保证。若新的农作物不得丰收,可以免除全年赋税,并且会给予补偿。

对于老百姓而言,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谁就是明君。所以,刘闯占领辽东的时间虽不久,但是对百姓而言。已经开始接纳刘闯。更不要说,若刘闯被杀,辽东必然大乱。到时候高句丽人肯定会再次前来犯境袭扰,苦的不还是他们这些平民百姓?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当他们得知高句丽人竟意图刺杀刘闯的时候,都忍不住破口大骂。怒斥高句丽人无信。

甚至有很多人,主动帮助官府清查高句丽人,令高句丽人惶恐不安。

归化?还是不归化?

这是一个并不算困难的选择题。

虽说一旦被套上汉民的身份,就必须要遵守大汉律法,但总好过被满门抄家,到时候会是什么结果,真不太好说。

短短三天。在辽东的高句丽人纷纷前来官府归化造册。

这一清查不要紧,当刘闯拿到清查的结果之后,也不禁吓了一跳。仅辽东一郡,便有近二十万高句丽人居住。这些人不但在辽东购置产业,安家落户,更有不少人可算得上家产颇丰。

只是由于公孙度之前的放纵,这些人便没有登记在籍。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里面很多人已经接受了汉民的生活习惯。甚至已经变成汉民,可是在户籍里,却没有任何显示。

这样一清算下来,单只是辽东一地,便多出十余万人口。

刘闯也不禁苦笑,心中更暗自臭骂公孙度,这可都是资源。竟然弃之不用?

清理户籍,是一个极为繁重的工程,绝不是一桩简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