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白马之战【一】(第3/4页)

刘备在乱军中,与张飞、陈到失散。

他带着徐宣,狼狈而逃。

眼见徐州局势已无可挽回,他索性和徐宣一同投奔袁绍。

袁谭在青州接到刘备后,待若上宾,并迅速通禀袁绍知晓……按道理说,徐宣随刘备逃走,海西徐氏本将遭受灭顶之灾。好在这时候徐宣的族叔,也就是袁术手下的九江太守徐璆,偷走了袁术手中的传国玉玺,辗转来到曹操营寨,将玉玺献于曹操,令曹操为之大喜。

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看似权势惊人,可是却少了一件足以证明他正统地位的物品。

袁绍持大将军印号令河北,可是曹操却没有能够与之抗衡的玉玺。这就好像后世许多洪荒小说中描写的镇压气运之物。袁绍的大将军印就是一件可以镇压气运的宝物,而今曹操得了玉玺,不禁可以对抗袁绍的大将军印,同时还可以将袁绍所谓的气运分掉,化为己用。

徐璆献上玉玺之后,海西徐氏便获得了保障。

曹操也知道,徐宣所作所为,更多是一种个人的选择,很难牵累整个家族。

于是,他拜徐璆为徐州刺史,携大胜办事还朝。

此一战,曹操不禁是战胜了刘备,解决了徐州之乱,更震慑了江东孙策。这也使得他在短期之内,不必再有后顾之忧。而且,劝降了关羽,也使得曹操极为欣喜。他一直很欣赏关羽,无奈关羽对刘备一直是忠心耿耿。这次关羽归降,也有条件……若他日得知刘备的下落,他还是要前去寻找。对此,曹操虽然不太高兴,可是并没有放在心上,反而更加欣赏关羽。

关羽之所以对刘备忠心,无非是刘备待他甚厚。

我若对他更好,他早晚能回心转意……

甚至在返回许都的路上,曹操已经想好了,该如何劝说关羽归附!

只是,当曹操回到许都之后,却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当他出兵徐州的时候,滞留在许都的陈珪陈登父子,趁袁绍兵进黎阳,许都混乱之时逃离。

当时,荀彧正在稳定局势,安抚人心。

故而对陈珪父子的也就没有提防。直到陈珪父子逃离许都的第三天。陈家的家仆才觉察到不妙,禀报于荀彧知晓。荀彧连忙派人追捕,可是陈珪父子却好像消失一样,下落不明。

这也使得曹操心中,顿感到有些不快。

陈氏父子之所以这样作为,也不是没有原因。

历史上,陈氏根基犹在,始终扎根于徐州。而如今,刘闯把陈氏的根基。从徐州连根拔起,也造成了陈珪父子,如无根飘萍。陈登本来就对刘备心存仰慕,最终选择逃离,也不足为奇。

曹操是觉得。我待你陈氏父子不薄,可你们却这样背叛我,实在是太过可恨。

不过,曹操很快便把这件事抛在脑后。

陈珪父子虽然能力出众,但就目前而言,尚不足为虑。

失去徐州基业,他父子二人短时间里很难对曹操造成威胁……曹操当务之急。还是要对付袁绍。

与此同时,刘晔自辽东返回。

他向曹操汇报了出使辽东的经过,并且告诉曹操,刘闯愿意和他联姻。

曹操顿时大喜。忙询问道:“刘皇叔而今,又在做何事?”

刘晔恭声回禀道:“卑下离开辽东的时候,辽东正忙于春耕。

据说刘皇叔自去年开始,从交州引入一种农作物。并经过改良后,决意在辽东推广……除此之外。他在辽东还是以蜀黍、小麦和大豆为主,并进行大规模开荒垦田。

上月末,刘皇叔又下令清查户籍,并且在辽东地区开设了大量的手工作坊……”

刘晔把他在辽东所见所闻,一一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