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可以坐下来谈一谈(第2/6页)

•••••••

正如荀谌所猜测那样,袁军撤退,虽然大乱,可是却并非溃败。

沮授亲率蒋义渠,令一支精锐断后,准备在汉军追击的时候予以反击。若成功的话,他甚至可以一举夺下北新城。如此一来,易县虽然失守,但却不代表自己没有反击的机会。可谁料想,荀谌却不许汉军追击,只是命张郃与高览吊在身后,距离袁军大约五十里左右,不紧不慢的跟进。

这种跟进,虽然看上去并无威胁,可实际上给袁军带来的压力,远甚于真刀实枪的对阵搏杀。

只一天工夫,袁军就出现溃逃的现象。

沮授虽然知道,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军心溃散,这个时候若强行弹压,弄不好会造成大规模哗变。那些逃走的士兵,便逃走吧。就连沮授自己都感到绝望,更何况那些军卒?

看起来,荀友若对自己果然是非常了解!

沮授现在最想的,便是退回易京,而后稳住阵脚,复夺易县。

可谁料想,当他率部撤退到樊舆亭的时候,赵云率一支兵马突然从葛城杀出。

随着赵云的出现,张郃与高览同时发力,一改先前不紧不慢的追击速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击。

经过两天奔走,袁军已疲惫不堪,士气更格外低落。

三支汉军同时出击,袁军只抵挡了半日,便溃不成军,四散奔逃。

与此同时,庞德在占领了易县之后,迅速出兵,攻占易京。易京丢失,也使得袁军再也无法坚持下去。沮授在蒋义渠的保护之下,只能狼狈退守樊舆亭,而身边士卒,不过千人。

樊舆亭位于易水支流,雹水之畔。

其具体位置,便大概位于后世保定市徐水县附近。

两万袁军溃不成军,沮授自己更被困在雹水河畔。赵云、张郃、高览、庞德四路大军兵进,近万人将樊舆亭包围的风雨不透。

沮授见此情况,不由得扼腕长叹。

“莫非,是天亡我也?”

他拔剑就要自刎,却被蒋义渠拼命拦住。

“将军不可轻生啊……我等今日虽败。却并未陷入绝境。

义渠不才,愿死战保护将军突围,请将军打起精神,切莫如此。”

有道是患难之中见真情,沮授看着蒋义渠,不禁苦笑道:“义渠何必欺我……友若用兵,素来沉稳。他如今既然出击,必是胜券在握,我等焉有退路。义渠虽勇,却非俊乂观治之敌。更何况还有那赵云赵子龙和西凉庞德在一旁。想要杀出重围,又谈何容易?义渠忠心,我实不忍连累与你。你便带人投降便是。相信以友若之心胸,定然不会亏待了尔等……

主公失策,太小觑了刘孟彦!”

对于袁绍所谓的五路大军兵进,沮授说实话并不太赞成。

在他看来,当集中兵力。全力出击。只一路杀入幽州,刘闯定然不敌。

虽说刘闯手中兵强马壮,可是初得幽州,对幽州的掌控力并不是很强。这个时候全力攻击,只要能攻入涿郡,幽州局势必然会得到改变。偏偏袁绍不听。竟然听信了郭图那所谓的五路大军并进的主意。五路大军并进,看上去似乎是声势惊人,可实际上。却是各自为战。

按道理说,沮授这一支兵马是主力,却无法节制其他兵马。

特别是张南焦触,不肯和汉军死战,以至于荀谌侧翼始终没有承受太大的压力。方得以从容布置,对抗自己。沮授也曾向审配提出建议。要求将张南焦触两人,纳入自己的部曲。

可惜,审配并无这样的权力。

“将军,外面有人,请将军一叙。”

就在沮授劝说蒋义渠的时候,忽听小校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