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冀州之战【二】(第2/3页)

可他又怎能理解刘闯心中的情节?

“中原繁华富庶,却太容易消磨人的锐气。

幽州朔风强猛,乃苦寒之地,更能够磨练人的姓情……我一直渴望,把我大汉打造成为一个‘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铁血王朝。建造燕京,也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唯有直面刀锋,方能磨练出不畏艰险的胆魄和姓情,也唯有此,我大汉王朝方能够延续千秋万代。”

所谓千秋万代,只是一个口号。

这一点,刘闯非常清楚。

但他既然想要向那个王座发动冲击,自然希望国祚延绵。

在骨子里,刘闯颇有些大明情节。因为在他的心目中,不管后人如何评价明代,可这个王朝的帝王的确是做到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刘闯对明代的帝王,颇有些敬佩。内心里,他始终对和亲这种历史上频繁出现的词汇极为反感。一个强盛帝国,绝不是靠着和亲能够长久。不管后世如何评价那些和亲的女子,但是在刘闯看来,那始终是一个帝国的耻辱。

“不割地,不纳贡?”

诸葛亮愣了一下,有些疑惑。

不和亲,他能够理解。

有汉以来,和亲的事情频发,并不在少数。可是这割地、纳贡……诸葛亮心里虽然不是特别理解,却没有再去追问。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刘闯这十个字,让他内心激荡不已。

诸葛亮似乎有些明白了,刘闯为什么如此重视幽州的建设。

也许在刘闯的眼中,这幽州就是关系到大汉死生存亡的地方,这里更是大汉江山的门户……

回到燕京,已有两个月。

转眼间,便是暮秋。

军都山满山枫叶红透,远远看去景色极为壮观。

不远处,麋缳带着几个孩子,在诸葛玲几女的陪同下漫步于枫红之中。

欢声笑语传来,也让刘闯的心情变得轻松许多。他示意诸葛亮徐庶黄珍和徐邈四人跟上,登上军都山顶,眺望居庸烽火,心中陡然间豪情万丈。

“对了,郭嘉情况如何?”

徐庶连忙道:“郭先生那边一切正常,并无任何异动。

自得主公吩咐之后,我时常去拜访郭先生。此人果然如主公所言,智计百出,不愧鬼才之名。不过,他似乎对天下局势并不感兴趣,庶几次试图与他讨论正事,他都不肯回应……”

郭嘉自从被刘闯俘虏来燕京之后,便被刘闯安置于车骑将军府中。

由于徐庶也是颍川人,和郭嘉是同乡,故而刘闯便安排徐庶与郭嘉进行接触。

刘闯手下,而今也不泛颍川人。

他丈人荀谌,以及后来投效的辛评,全都是颍川人士。论身份和声名,都远远高过徐庶。可这些人的身份过于敏感,刘闯也不想太过刺激郭嘉。徐庶的才学也颇为不俗,所以让他和郭嘉接触,相对容易一些。事实上,郭嘉对徐庶的确是很赞赏,也愿意和徐庶进行交流。

可正如刘闯所猜测那样,郭嘉被俘虏之后,虽然没有反抗,确始终不肯接纳刘闯。

他是打定了主意,要身在汉营心在曹,不肯为刘闯出谋划策。风花雪月,他不介意与徐庶讨论,甚至还鼓励徐庶去追求蔡文姬,更为徐庶出谋划策。但一谈到大势的问题,便闭口不言。徐庶为此也吃了好几次闭门羹,到后来也看出了郭嘉的心思,便不再讨论曹刘之间的问题。

听得出来,徐庶对郭嘉极为赞赏。

刘闯忍不住摇头苦笑,轻轻叹了一口气,“奉孝果然是执拗的姓子,看起来他对曹操的确是忠心耿耿。如此才干却不得为我所用,实在是一桩憾事……不过,也罢!人各有志,既然他不愿意为我效力,元直便不要再谈论这些事情。你们的私谊归私谊,不妨与他多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