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千军万马入中原【一】(第2/3页)

张辽登上邯郸南城门,举目向远处眺望……他眉头紧蹙,心里面更感到万分忐忑。诸葛亮三路大军并进,而邯郸一路只一万兵马,相比之下的确是有些兵力薄弱。本来张辽是不同意这样的方案,认为如此一来,势必会造成兵力分散。可诸葛亮还是要兵行险招,强占邯郸。

也不知道,丛台和武安方面的战事,进展如何。

•••

天,渐渐亮了。

经过一夜的骚乱,邯郸在清晨时,恢复了平静。

空气仍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硝烟味道,极为刺鼻。城墙坍塌处更是一片废墟,废墟里依稀可见那残缺的尸体。黑火药的威力相比之后世而言,显然还算不得太大。可是在这个时代,对于邯郸这种夯土筑成的城墙来说,想要炸开一个缺口,却不是一件太过困难的事情……

“将军,丛台大捷!”

“哦?”

“令明将军与丛台伏击曹军援兵,并顺利夺取丛台。

丛台守将曹休向南败逃,庞将军派人前来询问,可否要乘胜追击。”

“军师有命,固守邯郸!”

张辽轻轻摇头,“告诉令明,让他守住丛台等待新的命令。”

“喏!”

“武安方向,可有消息传来?”

“启禀将军,武安曹军已经收兵,郝昭校尉已下令在河畔扎营……”

张辽闻听一怔,好奇问道:“那吕旷也是袁绍帐下名将,何以如此轻易的退兵?会不会有诈?”

“回禀将军,非是有诈。”

斥候连忙回报,“吕旷本欲强行渡河,然军师早在将军出击之前,命人在河下游处遍查旌旗,点燃火把。吕旷见此情况。也不敢冒然强攻,所以见到郝昭校尉扎营后,便迅撤退。”

张辽不禁连连点头,“孔明是长大了,这一手疑兵之计使得的确巧妙。”

同时,他心更暗自赞叹,当初刘闯看好诸葛亮的眼光,的确是不差。要知道,诸葛亮而今也不过二十二三岁。可是却智计百出,展现出非同寻常的才干,的确是让张辽惊叹不已。

“军师可有其他吩咐?”

“军师说,请张将军多备沙袋,填补缺口。

正午过后,他会率军抵达。争取能尽快将城墙筑起,以抵御曹军反扑。”

一夜筑城吗?

虽说刘闯当年在辽东筑起过冰城,但明显不适合邯郸。

邯郸的气温,远远比不得辽东低寒……虽说眼看着已至寒冬,但要说一夜筑起坚城,恐怕也不太容易。不过。既然诸葛亮这么吩咐,张辽也不可能抗命。他立刻命人准备沙袋。把那塌陷的城墙填补上,而后等待诸葛亮的到来。

大约在正午后,诸葛亮率部抵达。

不过,他带来的人却不是兵将,而是大批的工匠,以及近五千辆骡马大车。

“军师,这是要干什么?”

诸葛亮嘿嘿一笑。“今日咱们夺了邯郸,那程昱又怎可能善罢甘休?

若我猜的不差。最迟三天,他一定会率部抵达。我们的目标,便是把程昱死死拖在邯郸城下十天。只要能拖住他十天,冀州战局便可以明朗化。若冀州战局明朗,则关之战便可大功告成。”

张辽面露疑惑之色,“可邯郸这副模样,想要抵御十天,恐非易事。”

“将军莫急,亮自有妙计。”

说着话,诸葛亮带着张辽来到一辆马车前,掀开上面的帷布。

马车上,装着一袋袋的水泥……诸葛亮笑着道:“这是石臼坨工坊研制出来的新式水泥,可以比以往所用的水泥更快凝固。我带了五千车水泥,并有大批工匠,便是要在两天之内,重筑邯郸。”

水泥,早在建安六年便开始大规模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