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虎牢【六】(第2/3页)

哪怕司马孚告诉刘闯,他此来只是他个人的选择。

可刘闯心里面却非常清楚,如果没有司马防的首肯,司马孚是绝不可能前来投效。

“我来之前,家父已经断绝了和我的关系。

所以我的一言一行,和司马氏都没有关系,请兄长放心。”

司马孚是个极其聪明的人,他虽然不知道司马懿现在是担当什么事务,可是从司马懿投效刘闯多年,至今仍默默无闻的表现来看,司马懿必然是担负着一个不为人所熟知的使命。

司马懿可以做这种幕后之人,却不代表司马孚也可以担任。

刘闯倒是明白司马孚的想法,当下笑道:“叔达不必担心,你来之前,我已经有了打算……”

对司马孚,刘闯倒是有些印象。

说实话,司马八达之中,他对司马孚的印象,甚至好过司马懿。

在历史上,司马孚曾为太子中庶子,是曹丕的辅臣。在曹操死后,司马孚更成为拥护曹丕篡夺帝位支持者,而曹丕对他也是言听计从,除黄门侍郎,宿省内,加骑都尉以示荣宠。

后来,魏明帝曹叡继位,启用司马孚。

他曾对左右说:“我有司马兄弟,又有什么可以担心?”

在魏明帝一朝,司马孚为度支尚书,类似于后世的财政部长。而在司马孚的执掌下,魏国的财政极为健康,更因为司马孚的出谋划策,数次令诸葛亮北伐之谋最终失败,可谓劳苦功高。

魏明帝死后,曹芳继位。

时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争权,司马孚明哲保身,不理政事。

而等到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之后,司马孚屯兵司马门,控制京师,将曹爽一党诛杀……

吴将诸葛恪征发二十万人伐魏,又是司马孚督军二十万抵达寿春。

当时众将想要迅速出击,但是却被司马孚阻止,言:“进攻一方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才能成功,暂且使用诈巧。不与之力争。”

他下令大军停滞一个月才出击,而吴军士兵早已疲惫,加之瘟疫流行,使得魏军不战而胜。

这个人在三国后期,绝对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名将。

而使刘闯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司马昭弑杀曹髦的时候,司马孚不顾众人反对。枕尸痛哭。后西晋代魏。曹奂被贬为陈留王,迁往金镛城。唯有司马孚前去辞别,拉着曹奂的手,泪流满面。“臣至死为魏臣。”

这是一个忠臣,一个值得刘闯敬佩的忠臣……

他生性谨慎,遇事沉稳,懂得明哲保身。

历经曹魏四代帝王而始终为曹魏所重,到司马篡位之后,他更是位极人臣,无人可以相比。

而今,司马孚看上去还略显有些青涩。

但刘闯对他却报以极大的期许,“今我将征伐许都。河内之事便托付于贤弟。

就请贤弟即刻动身。前往怀县……我离开之时,已叮嘱伯侯,只要贤弟一到,便把事务交由贤弟处置。”

司马孚闻听,颇感惊讶。

要知道。他和他兄长司马朗的情况不一样。

司马朗名满天下,享誉十数载,是中原极有名气的士人。而司马孚则由于司马防刻意的压制,知道他才学的人并不多。他才一投到刘闯麾下,刘闯便将河内托付与他,足以看得出刘闯对他的重视。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亲情,里面更有一种信任。

司马孚感动不已,忙躬身道:“愿为兄长效死命,定使河内无虞……”

•••••••••

第二天,司马孚便启程前往河内。

司马氏身为河内一等一的望族,虽然司马孚只是司马氏三子,但有他出面,很快便稳定了河内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