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松锦城下的生死对决(第4/17页)

后来杨嗣昌惨遭李自成打击,剿贼失败,无法对祟祯交待,自缢而死后,群臣集体上书,强烈抗议朝廷不公平对待死难的忠义之士卢象升,祟祯这才阴沉着一张脸,勉其为难的承认卢象升战死,追赠卢象升为太子少师,兵部尚书。但却死活扭着劲,不肯给卢象升谥号。

士大夫最重气节,之所以舍身为国,说俗了就是为了死后一个谥号,但祟祯皇帝无情无义到了这种程度,那么此后谁还愿意替他卖命?

但是祟祯也上火,卢象升以死相谏,断绝了他与清兵和谈的希望,所以他不得不把大明第一人杰洪承畴派往辽东,想用他来钳制住满清势力的扩张。

但是祟祯皇帝忘了,他如此刻毒对待卢象升,这不可能不让洪承畴产生兔死狐悲的绝望心境。

5.长大了不是个好东西

洪承畴,这是一个终其一生都笼罩在神秘传奇的人物。

在福建丰州锦田村,有一块坟地,地势环龙相抱,卧虎隐现,是天然的好风水。这块地,是属于当地的富户傅员外。

闽南风俗,借人死而不借人生。意思是说,家里的房子,可以借给快死掉人的居住,但绝不能借给生孩子的人居住,否则的话,新出生的婴儿,会将好风水带走。风俗归风俗,但嫁出去的女儿,非要回娘家来生孩子,当父母的怎么也不能说不允许吧?

傅员外嫁出去的女儿,就是大着肚子回到父母家里,生下了一个孩子。

这孩子,端的了得,生下来的时候就红光满地,红光中隐现一只白虎的影子,等到了孩子七岁的时候,已经是无书不读,无字不识,八岁的时候傅员外死掉,这孩子跑来给祖父吊丧,竟然是出口成章,一篇情真意切的祭文,张口就来,惊得众人目瞪口呆,都说这孩子太聪明,长大了铁定不是个好东西。

这孩子外祖父是有钱的员外,偏他母亲嫁给了一个穷光蛋,吃不上饭,也上不起学。到他十一岁的时候,学馆里的教书先生为了镇住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出了几个极难极难的对子,却不曾想,那些笨孩子居然全都将对子对上了。

当时教书先生就知道情况不对,戒尺轮将起来,把那些小混蛋一通暴打:说,是谁帮你们对的?说出来就不打你。

小混世魔王们被打得嚎淘大哭,不得不招供:是穷孩子洪承畴帮忙对上的。

于是教书先生亲自找到洪承畴家,见这家实在是穷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就承诺说:他愿意免费教洪承畴读书。

这一读书,洪承畴可了不得,他在23岁那一年,轻而易举的考中进士,大官小官做过一气之后,就被派去对付李自成。

李自成遇到洪承畴,算是倒了八百辈子血霉。

洪承畴曾与潼关南源大破李自成,俘虏了李自成的老婆,李自成负伤而走,遁入商洛山。如果不是这时候宁夏因为欠饷发生兵变,祟祯吩咐洪承畴丢下李自成,去宁夏救火,李自成势必会为洪承畴赶尽杀绝。

当卢象升战死的时候,洪承畴再度将李自成部击溃,李自成单身而逃。

洪承畴乘胜追击,准备逮到李自成剥皮抽筋,这时候祟祯又发来急电,命令洪承畴别老是跟李自成过不去,马上去辽东,和清兵拼命。

不是祟祯皇帝对李自成有什么感情,而是这时候清兵已经打入了山东,连陷一十六城,开进济南,逮到了宗室德王朱由枢。

清兵命令朱由枢给祟祯写信:祟祯同志,希望你能够放弃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立场,主动解散大明伪『政府』,老老实实,低头认罪,接受人民的审判,才是你唯一的出路。

接到这封信,祟祯的鼻子被气到歪,左琢磨,右寻思,看来朕不拿出洪承畴来,你清兵就不知道个好歹。

洪承畴授蓟辽总督,镇守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