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行宫惊变(第3/4页)

“杀弘时!?他果真是丧心病狂了!”

讷亲一开口,众人顿时哗然。好个雍正,弑父的传闻,如宋时烛影斧声,疑虑总是难以消解。而杀兄弟,气死母亲却是真切之事,现在他又要杀儿子!

徐元梦点出问题关键:“这也是替弘历除掉祸患,即便皇上有什么意外,弘历本就得人心,咱们大清还不至于乱了根底。”

福彭之前在李卫面前丢了个大脸,满心愤懑,冷笑道:“人心?弘历得的是什么人心?京城那边,是张廷玉护着他,他平素跟汉臣来往也多,怕他得的是汉人之心吧!”

雍正推行满汉一家,弘历经常代行大典,大典又是精儒汉臣才能办的事,跟汉臣来往自然密切,这倒是冤枉了弘历。可在这要紧关头,满汉之分份外敏感,福彭这么一提醒,众人都同时抽了口凉气。

他们聚在一起商讨,还没敢揣什么大心思,就是觉得此时可能涉及皇位更迭,正是要紧关头,汉臣有可能趁机作乱,损了他们满人利益。而雍正要杀十四,正是对满人整体利益的侵害,他们必须有所应对,至少是商量出压制汉人的办法,止住砍向十四脖颈的屠刀。”

但现在,一提到弘历,提到他的“后台”,宗亲重臣们的心思顿时就深沉了。

“传闻今上即位,是那李肆动的手脚。弘历……早早就被定了储位,南蛮会放过对他的操控?”

“弘历会改弦更张,抹了他老子满汉一家的国策,专心靠咱们满人?”

“弘历跟那茹喜来往紧密,南蛮毁了咱们满人十年攒出的精血,那茹喜却只是下狱,皇上杀这个,杀那个,却不杀最该杀的人!”

话题很快又转向茹喜,自雍正即位后,朝野都知茹喜是南北沟通的管道。只是之前那十年安宁,都有赖南北两帝的默契,茹喜还是宗亲重臣生利的管道。说起茹喜,大家心头虽憎恶,嘴里却是要赞一声的。

现在形势却不同了,雍正一条路走到黑,战事又如此绝望,宗亲重臣忘了十年安宁的功绩,讨伐起雍正满汉一家的国策,连带茹喜,也成了坏满人基业的罪魁祸首。

马齐沉声道:“傅清行此绝密之事,都要来知会一声,看来大家的心思都是一样的,这大清,是咱们满人的大清!”

傅清是马齐的侄子,傅清的妹妹还是弘历的嫡福晋,雍正觉得傅清值得信赖,将绝密之事交给他办,却没想到,傅清觉得这事还是有损满人根基,冒着欺君的危险,把消息传了出来。

崇安怒声道:“我看弘历还是皇上许给南蛮的!若是皇上不测,弘历即位,还不知要怎么卖这大清江山,损我们满人祖业!”

不少人心有戚戚,同时点头。眼下这形势已份外明朗,南北肯定要和议,大清肯定要低头。雍正之前脑子发热,希望打痛南蛮,拿到更多和谈筹码,这一策已经失败。而要和谈,循着雍正满汉一家的国策,弘历就位,这大清自然要朝着汉人之国更近一步,这是满人绝难接受的。对他们来说,宁愿把江山打得稀烂,宁愿退到关外,也不愿让治下汉人跟自己肩并肩一通治国。

福彭最年轻,也最为血性:“家业宁可丢给外友,绝不能让家奴占去!”

这话掷地有声,大家都凛然点头。南蛮本就是家奴,怎么也不能让南蛮占了天下,而治下汉人更是家奴,绝不能让他们翻身成了主子。至于“外友”,谁都好,西班牙人、俄罗斯人,只要有能耐跟南蛮作对,那都行。

这话说得太远,马齐将众人心绪拉了回来:“太医私底下给我说了,皇上这身子,若是不安心养病,也就是十天半月的事。形势这么乱……咱们满人不能自乱阵脚,还是如大家所议,先搭起议政王大臣的架子,这可不是对皇上不敬,更不是谋逆,这是防患于未然,不能让汉臣作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