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慈禧和李鸿章绯闻满天飞(第5/16页)

不管怎么说,反正康有为有了钱,他就要报陈少白举报并逐他出境的一箭之仇。

这时候正好毕永年率江湖帮会诸老大于日本归国,却被康为有埋伏在香港,突然杀将出来,给了哥老会总舵主王秀方、金龙山及腾龙山五位山主每人几百元钱,众老大见钱大喜,立即拨寨而走,合伙跟康有为走了。

其实这些人早就想走了,好端端的老大当着,都是非常体面的总舵主、山主,就因为跟孙文合作一次就全都没了,这谁受得了?

此时分道扬镳,江湖上于是又恢复了几个堂口,兴汉会从此无人再提。

毕永年接受不了这个现实,追在后面苦劝未果,悲愤之下,毅然削发为僧,从此周游天下,不问世事。

【06.江湖国会大勤王】

康有为往江湖老大身上砸银子,却也不是为了和陈少白怄气,而是他急于起兵,营救光绪皇帝。现在钱有了,愿意为了拿钱卖命的江湖人物也齐了,康有为也该大干一场了。

这时候八国联军正轰轰隆隆地向北京城开进,上海租界之中,由翰林院编修蔡元培牵头,在张园联络诸多社会名流共商国是。与会者有未来要创办复旦大学的马相伯,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同桌严复,有领导中国共和革命的决定性人物章炳麟,有康有为的优秀学生林圭、唐才常……后面这两个人还是两湖总督张之洞的优秀学生,掌握着张之洞的自立军,不可不提……

与会者还有一位高僧,悟玄大师。

这悟玄大师又是个怎么来历?

他就是毕永年!

毕永年是实在耐不住寂寞,更重要的是,他交游广泛,江湖之上大名鼎鼎,像张园集会这种事,缺了他是万万不成的。

八十多位社会贤达人士,僧俗名尼,在会议上热烈地讨论了大清帝国的时局与未来,与会者均认为,八国联军这就进京了,这个大清帝国算是完蛋了,大家干脆自由吧,民主吧,共和吧!

自由也好,民主也罢,共和也可,总得有个总统吧?

这个大总统,论能力论资历,是谁也比不得李鸿章的。

所以大家心里有数,大总统的事儿先放这儿,难得这么多社会名人名僧凑在一起……干脆就成立个国会算了。

于是大清帝国时代的国会横空出世。

所有与会人员,统统都成为了国会议员。

在国会上自由民主了之后,议员唐才常就开始考虑了,要自由,要民主,总得先有个皇帝吧……没有皇帝,自由就没有保障,没有皇帝,民主就无从谈起。

还是要起兵勤王。

在康才常这里,起兵勤王的人手是不缺,两湖总督张之洞的自立军由他掌握着,而且他的旗下还有两员悍将——吴贞禄和林圭。

吴贞禄此后将成为袁世凯最危险的对手。此人心智最深,性情沉稳,为难得的将才。但由于此人非常低调,反不如林圭那样引人注目——林圭素有豹子头之称,倒是没听说吴贞禄有什么威风的绰号。

有兵又有将,缺的就是钱!

而康有为却是不缺钱。

于是唐才常成立以营救光绪皇帝为目的的正气会,和尚毕永年任副龙头,但是很奇怪,这个江湖组合成立之后,名字却叫富有山堂,不知是何典故。

康有为的钱,加上唐才常的兵将,再加上哥老会王秀方兄弟的会众,那就干吧!

等到干起来的时候大家才发现,这次起兵勤王行动,计划是前所未有之周密,除了一个小小因素被大家忽略之外,应该考虑的问题全都考虑了。

这个被忽略的小因素,就是武器!

好像没有一个人想到打仗先要买武器,参加勤王的众兄弟,都是拎着锄头上阵的。

【07.老少爷们儿上法场】

唐才常的勤王兵马被清兵打得稀哩哗啦,史家一直责怪康有为这家伙打款太慢,他甚至都有可能根本就没打款,“康之拥资自肥”,所以才搞到勤王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