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三顾茅庐的真相(第4/10页)

那么,如果诸葛亮真的如此赌气,就不怕刘备不高兴吗?恰恰相反,刘备会非常之高兴。单凭管理流动人口这一手,就值得刘备这样做。说过了,刘备是识货之人,他知道诸葛亮值这个价。如果他不知道,诸葛亮也不会摊开筹码。

此外,诸葛亮开出这个价格,还有一个目的。刘备有义务配合他炒作,要在最短时间内,把诸葛亮的名气炒出来。

因为诸葛亮有大才,要大用。但是他的名气,却只在荆州狭小的圈子里,构不成对世人的影响,这势必拖累到诸葛亮对曹操等人的威慑力。所以必须要借这次机会,把诸葛亮名气打响。诸葛亮名气越是响亮,刘备捞到的利益就越多,这是双方心知肚明的事情。

所以推敲起来,不排除另一种可能:三顾茅庐,是诸葛亮亲见刘备,展示自己高妙的治政手段之后,与刘备共同策划的炒作行动。

要知道,诸葛亮很快就会以刘备特使的身份,被派往东吴。如果不事先将诸葛亮的身价抬起来,让一个籍籍无名的诸葛亮去了,那边不晓得这厮是干什么的,说不定接待规格不够,只派个副主任科员陪诸葛亮喝茶洗脚,那可就误了大事。

这时候再返回去看诸葛亮的《出师表》,就会恍然大悟:“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就会发现这句话中的漏洞,刘备好歹也是个老板层级的人物,去了一次,诸葛亮就应该回个礼,两次,那诸葛亮就已经失礼了,还要三次……不要说刘备,就算是个普通老百姓,接连三次登门,都会觉得大丢面子。他诸葛亮这么聪明的人物,难道就不知道给刘备留点颜面吗?除非,诸葛亮事先已经得到了刘备的默许。

有趣的历史,就这样开始了,刘备兴致勃勃地开始了三顾茅庐。而诸葛亮则是搬个小板凳,每天在屋顶上坐着,看到刘备来了,他急忙钻进洗手间,声称自己不在家,让刘备顾不着他。

这是两个具有着绝顶智慧的人,在玩一场心知肚明的游戏。这个游戏,是演给傻兮兮的老百姓看的。目的只有一个,抬高诸葛亮的身价与知名度,达成于他和刘备双赢的局面。

第一次来,诸葛亮躲在洗手间里:不好意思,我不在家。

第二次来,诸葛亮仍然钻进洗手间:不好意思,这次又不在。

第三次为,诸葛亮终于迎出门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帘外日迟迟……”推开门,他看到的,却是刘备刘玄德黑紫色的脸。

这一次,轮到了刘备生气了。“我不三顾茅庐,是我不对,是我欠你的。现在,你这破茅庐,我已经三顾了,轮到了你诸葛亮,欠了我刘备的。”

“露一手!诸葛亮你必须再露一手。如果你不露一手的话,那我刘备,闭着眼睛三顾茅庐,岂不成了傻瓜蛋了?”

诸葛亮眨巴着眼睛,没办法,只好再露一手。

隆中对!

【4.你的敌人是谁?】

公正的说,从刘备和诸葛亮隆中对了之后,很少有谁知道他们俩到底在搞些什么。

这个隆中对,诸葛亮对刘备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占有了天时。孙权,借父兄之力,据长江之险,他拥有了地利。那么你刘备有个啥子呢?你啥子都没有,除了人和……”这是地地道道的胡说八道。虽说刘备不象曹操那样残忍嗜杀,但要说他占有人和,纯粹是胡扯。单说他老兄走到哪里,就把老百姓家的饭碗砸了,所有人都拖出来上战场替他打架斗殴,就知道他绝无可能占有人和。这种战争狂也会有人和,那人岂不成了弱智白痴的混合体?

嗯,你说刘备没有人和……没有人和,人家怎么后来当了皇帝呢?

因为刘备有一个帝王的人格魅力,并由此组建了他的专业班子。这个班子,是杀人的班子,不需要人和。只需要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