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齐国出了个孟尝君(第7/14页)

苏秦道:“绑票也是要讲技巧的,太子横不但是肉票还是威胁。如果楚国不要太子横另立新王,我们就以扶持太子回国继承王位要挟新王割让楚国东部土地。虽然新王并不在乎太子横,但却不能不在乎王位,这样楚国的东部土地就成楚国的了。”

孟尝君想了一想,觉得苏秦虽然手段高明,但还是有损齐国的国际形象,最后还是没有采用苏秦的办法,而是采用了一种更为温和的办法。这个办法是在临行之前使太子与齐国签订协议:齐国护送太子横登上王位,太子横则将楚国东部国土割让给齐国作为报酬。很显然这个协议并没有多大约束力,太子横对齐国的承诺能不能实现全看他的心情。

太子横回国之后登上王位,是为楚顷襄王。

〖马后屁:由这个外交事件,可以看出,秦国和齐国虽然都是强国,但两国的外交指导思想是不一样的。齐国是文化大国,受周礼的影响较深,即便已经进入战国时期,在外交上仍有残留,具体表现在过于重视面子问题,就像黑社会里讲义气。前番垂沙之战,打主力的是齐国,可胜利果实却被齐国让给韩魏小弟,以后孟尝君组织的攻秦之战,也一样。齐国为了所谓的国际形象和威望,喜欢自己出力,让别人受益。与齐国大而无当的国际主义精神相比,秦国的外交就显得务实了许多。秦国从头到尾都是按照马基雅维利主义办事,能拐则拐,能诓就则诓,目的只有一个——国家利益。当然齐国的做法也不是一无是处,齐国在国际上比秦国要得人心,组织连横时更容易得到其他国家响应。秦国的做法也不是永远正确,那套把戏用得多了,就成了公开的阴谋。秦国的背信弃义激发了六国的团结,到后来也给秦国的军事行动造成了不小的阻力。不过总的来说,秦国的实用主义和不要脸主义还是更适合斗争时期的国家利益。〗

楚顷襄王刚继位,齐国的使者紧跟着就来楚国要求履行协议。楚顷襄王发扬民主作风要求群臣献计献策。

一个大臣道:“既然有协议,那就兑现呗。不然显得楚国没有诚信。但是给了之后,咱们还可以用武力夺回。这样就显得楚国又有诚信,又有能力。”

楚顷襄王心想:就我们现在的实力,哪能从齐国手里夺回土地!

另一个大臣道:“楚国之所以人口众多,是由于地大物博。如果把东部国土割让给齐国,楚国的粮源和兵源就会大大减少,所以我认为不能履行协议,而应该派兵坚守。”

楚顷襄王心想:“就我们现在的实力,哪能抵挡住齐国的进攻!”

又一个大臣道:“就我们现在的实力,哪能抵挡住齐国的进攻,我们还是得向秦国求救。虽然秦国扣押了先王,但如果齐国侵占了楚国的土地对秦国也不是好事。”

楚顷襄王道:“你们三个各说各的理,我到底该听哪个?”

这时楚顷襄王的老师慎子道:“他们三个说得都有理,又都没有理,他们的意见都可以采用,但又不能完全采用。让建议割地的那个大臣去办理土地交接事宜,然后让建议防守的那个大臣领兵去防守,再派建议求救兵的那个大臣去秦国求救兵。”

楚顷襄王点头称善。

楚国按计划行事。一开始孟尝君见楚国老老实实送来土地很是高兴,等派军队去接收的时候才发现那里防卫森严,根本不像要交出的样子。孟尝君很生气,正要发大军去夺取,又听说秦国已经发出救兵,只好咽下这口气。

原来楚国也有涮别人的时候。

楚怀王在秦国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秦昭王也拿他没有办法,又听说楚国已经另立太子,一肚子火没地方撒,于是派了一支秦军去问候楚国的边界,夺得楚国析地(今河南西峡)十六城。楚怀王对秦国已经失去利用的价值,就被软禁在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