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与核威胁(第3/6页)

英国在17世纪侵入印度后,印人谓其“分割而后征服”(divide and conquer)以宰制印度。事实上英人确曾与不同王子交往,征伐彼方,与此方结盟。但最先纯依东印度公司商业利益,无全盘计划。18世纪则与法国争雄于天下,开始席卷次大陆。但即夺有全印度,仍只有中央地区据为英国领土。其他区域与各王子订有长期条约,英人监视其军备,代之抽税理财。1947年英国退出印度时先将英属印度之中区保留为印度,东西两侧伊斯兰教徒较多地区划分为东部及西部巴基斯坦,各王子听其所属。事实上各人甚少选择,也只能以就近所属及以其人民信仰为依归,纵如此两方仍留下不少对方之教徒。至今印度之九亿人口中,至少仍有一亿半为伊斯兰教徒。巴基斯坦境内亦有以千万计之印度教徒。自1971年印度与巴基斯坦之战争后,东部巴基斯坦已独立而为孟加拉国(Bengladesh)。迄今印巴两方已有停战协定,尚未解决之边境冲突则在北端之喀什米尔(Kashmir)。此域之争执,亦牵涉上中国。至今人民解放军所占领之一部,不少印人仍坚持为印度领土。

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之冲突,早有历史沿革。自10世纪伊斯兰教徒每年在边境掠夺,至16世纪突厥系伊斯兰教徒树立蒙兀儿帝国(Mogul Empire)于德里,所有军事行动,均以伊斯兰之“圣战”方式执行。(只有阿克巴[Akbar]为帝一段时间可算例外。但是他的妥协方案即为下属强硬之伊斯兰教徒反对。)自各地方志亦可看出:每一地区换手,战胜者即将该地教堂改作本方教堂。

伊斯兰教教堂之为“清真寺”本为至洁至正。信民齐声祷告,集体膜拜,印度教徒以神龛装置各色神灵,可能三头六臂,也可能锣鼓喧天。印度教徒崇拜神牛,痛恨伊斯兰教徒宰牛。两方相遇,经常口舌相讥,以致投石块,动拳手,彼此都以为自己在护卫神明,亦无法妥协,以致非死伤狼藉不休。1947年划国界时双方难民越界投奔迁移,在不少村落中车站前引起大小规模冲突,死者总数据估计在五十万至百万之间。

印度教之神学哲学思想深具一种精神胜于物质之观念,而印入亦以此自豪,甘地之消极抵抗终使英国退出印度。以后尼赫鲁又发扬而为“不结盟方略”(non-alignment),不结盟与“中立”、(neutral)不同,后者站在争执者两端之间,好歹不闻不问。不结盟虽不袒让一方,对好歹偏要闻问,不过以一时一事为依归,不完全依附一方之逻辑。当日东西冷战之间,两方都在争取第三世界,而一时印度之外交家品评人物议论是非,自信独具精神上之优越态势,各方对之亦无可如何。而印度亦仍同时接受美苏外援。

印度与中国交恶,亦离不开双方自大立场。蒋介石时代中国国民党即以扶助弱小民族自居,第二次大战期间蒋介石访问印度会见甘地及尼赫鲁,此行引起丘吉尔不满,而蒋箴告印人,谓英国已允许战后给予印度自治领地位,应即接受与之合作,亦使尼赫鲁等反感。彼等以蒋抱优越感,自以为授惠于人,实际则空口瞎吹。此种反应见于日后中国内战期间印度予蒋及国民政府之尖刻批评。

背景上自19世纪以来西方作家即经常以中国与印度并列。两者均为文明古国,两者均人口众多,在近世纪不仅落后而且彼此沦为西方之殖民地。但中国人自问未曾亡国,只以印度朝鲜为戒,不屑与印度朝鲜为伍。人种上之偏见亦以印度人皮肤黧黑,能力智慧必为低下。不知大部印人属雅利安语系,面目轮廓与欧人同,亦睥睨中国人。又两方均以生活最低现象概括对方,实际印度之高层社会语言态度举止全部效法西方,尚为中国所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