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第4/5页)

唐德宗时代还有两个“名臣”值得一提,一个是大名鼎鼎的奸臣卢杞,忌贤妒能、残害忠良没少干,前面提到的改革家杨炎(杨炎至少是个能臣)就是被他弄下台的。另一个就是“代替”唐德宗做了几天长安皇帝的太尉朱泚,朱泚趁唐德宗躲避兵变“亲征”离京之际,在叛兵的拥戴下,做了大秦应天皇帝。他异想天开,想灭掉唐德宗,做一个真皇帝,居然去攻击唐德宗,结果一败涂地,被部下杀掉。

唐德宗这时也老大不小了,受不了这个惊吓,唐贞元二十一年(公元 805年)正月,唐德宗“龙驭上宾”,留下了残疾儿子唐顺宗李诵。李诵在位不满一年,却也干了件在当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让名臣王叔文进行改革,史称永贞革新,因为触动了宦官集团和权贵集团的利益,而被皇太子李纯联合两派打倒,王叔文被杀。

唐永贞元年(公元 805年)八月,唐顺宗禅位于太子李纯,也就是唐宪宗。王叔文集团全都被贬,其中就有两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柳宗元、刘禹锡。

唐宪宗在历史上很有名气,以前课本上有一篇《李愬雪夜入蔡州》,讲的就是唐宪宗时大将李愬平定淮西军阀吴元济。唐宪宗确实很有才干,对割据军阀实行铁腕政策,打掉了一个吴元济,换来十几年的相对和平,确实值得称赞。唐宪宗元和年间是唐诗“中兴”的一个关键时期,唐诗史上著名的大诗人白居易、元稹、刘禹锡,以及唐宋八大家的韩愈、柳宗元都活动在这一时期。

可惜唐宪宗对外有余,对内不足,宦官集团势力在唐宪宗时日渐坐大,干预朝政之剧烈,在此之前绝无仅有。唐元和十五年(公元 820年)正月,唐宪宗死于宦官陈弘志之手,这也开了唐朝宦官杀皇帝的先河,影响极其恶劣。

有史家说唐宪宗时才算是唐朝真正的中兴时期,其实就元和年间来说,比肃宗、代宗、德宗时代形势稍好一些,但最终自毁前程,也不算是真正的中兴,用回光返照来形容更为恰当一些。

唐穆宗只当了四年皇帝,而且是非常典型的昏庸皇帝,对外对付不了藩镇,对内对付不了宦官,成日沉渔酒色,毫无建树,唐长庆四年(公元 824年)正月,三十岁的年纪便成了“古人”。唐敬宗李湛是穆宗的长子,可论起唐敬宗来,简直让人哭笑不得,这个皇帝非常有意思。李湛首先是个顽皮的孩子,其次才是个皇帝,这一点上,和七百年后的明武宗正德皇帝倒是非常相似。

不过有一点不同的是,正德皇帝信用宦官,但大权在握,并杀掉了准备造反的大太监刘瑾。而唐敬宗则死于太监刘克明之手,而且还是和太监们一起喝酒之后被干掉的,想必七百年后的大明太师、镇国公、总督军备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一定对这个顽童皇帝嗤之以鼻。唐宝历二年(公元 826年)十二月,唐敬宗 “暴崩”,李湛死的时候只有十八岁,还是个懵懂的少年。死后,弟弟李昂继位。

唐文宗李昂在位十四年,处处受制宦官,连日常起居都要受宦官的制约,活的非常窝囊。公平来说,唐文宗不似唐敬宗那般顽劣,也有恢复祖业的志向,但志大才疏,用人不明。他为了和实际控制朝政军权的以仇士良为首的宦官集团进行对抗,提拔了两位“改革家”郑注和李训,准备让他们帮助自己除掉可恶的太监们,重新控制权力。

可哪知郑注和李训是两个绣花枕头两包草,贸然发动政变,就是历史特别有名的甘露之变。结果事机不密,被宦官们发觉,干脆将唐文宗扣押起来。仇士良利用控制的禁卫军对发动事变的李训郑注等人进行残酷的反报复,共杀死六百多人,宰相王涯也暴尸街头,李训被抓后请求押解人员把他杀死,以免受到宦官的污辱,郑注后来也被仇士良杀掉。一场大事以失败收场,宦官势力更加猖狂,唐文宗名为皇帝,实为囚徒,生不如死,唐开成五年(公元 840年)正月,李昂郁郁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