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章 探(第2/3页)

这名水手虽说自称是桑岛的,但看着对这登州府城颇为的了解,走走停停的,不多时就进入了登州府的主要街道上,登州府城虽然凋敝残破,但对于附近的村民百姓来说还是个大城市,来这买东西可算件大事,而且海岛之上,缺少许多的东西,好不容易出来一次,也要购置齐全。很快的,这名水手就钻进了一家杂货店铺之中。

差不多小半个时辰,那名水手从店铺里面走了出来,可身上的打扮已经不是海上的那种短襟了,而是一副行脚旅人的模样,斜背着小包袱,还牵着匹劣马,手中拿着个面饼,边走边撕咬着。

到了城门口,同样是懒洋洋的守城门士兵验看了这旅人的路引,上面说登州城民某某去往东昌府探亲,途径几府,准予通行,按照规矩士兵要了三文钱,临走的时候还念叨了一句:这兵荒马乱的,去外面干啥。

那水手笑而不答,自顾自的上路去了,走在半路上无人处才自顾自的念叨道:这些废物连捞钱的精气神都没有,还能干什么。

虽说是上路,可这行脚旅人打扮的水手却也是知道路上不太平,所以先去车马店搭伙,凑的人多一同上路,谁想到到了那车马店,掌柜的倒是个实在人,开口说道:

“年景虽不好,不过这路上倒也是太平,兄台就算是一个人在路上走也不用担心什么,那响马盗贼的早就种田去了。”

这话立刻是把那水手说的糊涂了,可却不能露出不熟的模样,只是在那里点头的干笑,解释说道:

“还是人多走起来放心,心安些好。”

多个人搭伙,车马店就多赚一分的银钱,既然客人坚持,掌柜的当然乐意,他也是迎来送往的伶俐角色,开口客套说道:

“听兄台的口音,还有些辽镇的味道,什么时候迁过来的。”

那水手瞳孔微微的收缩,脸上倒还有些笑容,依旧是镇定的回答说道:

“祖辈就过来了,早就不知道辽东地界的事情。”

掌柜的也就不多问了,那名水手也是自去找个铺位休息,人凑齐的倒是很快,一帮登州府城和附近地方的路人凑在一起,就开始上路了,那水手明显是个不善言辞的,不过倒愿意打听,同行的人中有那好说话的,有这样的听众自然是谈兴大发。

这半年多来,对于平民百姓来说,他们不知道山东境内在私下里到底有怎么样的刀光剑影,那些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他们只能知道和相信的就是官府说的那些,还有官府有意放出来的那些小道消息。

比如说,曹州总兵刘泽清勾结陕西乱贼,双方分赃不均,闯贼入曹州杀了忠烈双全的刘总兵,结果刘总兵一死,山东地面上立刻是大乱了,这登州府的兵马或者自己大溃,或者是被贼兵打散,结果现在要让一个分守莱州府的参将分守各处了,那兵丁一个府放两三千人,能有什么用处,朝廷这般不会办事,早晚还要出大乱子。

那人说的唾沫横飞,这水手还好心的提醒了句“莫要被官府的人听去,那就祸事了”,那位说的高兴,也不在意,直接开口说道:

“魏忠贤那祸害早就被圣上除掉了,现下乃是东林圣贤们在朝,清明的很。”

这水手笑笑没有说话,就这么走了一路,这水手,或者说是行脚的路人到了栖霞就和大队分开了,自己骑着匹劣马慢悠悠的赶路。

接下来的一个半月内,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都是能看到这位水手的身影。走了许多地方,看了许多事情。

一个半月之后,这人又是回到了登州府城,差不多把进入登州府城的顺序反过来,到了水门港口那边的时候,又变成了水手的打扮,每日在军港水门那边进进出出的船只那么多,谁会理会一个船上的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