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八章 大时代的序幕(第3/5页)

这件事情只要李孟知道,自然不会让孔府拿回这些田地,刘泽清的遗属自然也懂得如何去选择,何况李孟也给了足够的银子。

宁阳、泗水、汶上,郓城、曹州几地的田土因为此举连接成片,同时,李孟在登莱青兖四府的屯田田庄也是连接成片,胶州营的屯田之政,差不多完成了所有的拼图。

墙子岭是密云县城池东面八十里外的一处关隘,这关隘两边都是悬崖峭壁,仅有关口这处可以通达内外,关口是用巨石建造的石头城,城墙高近三丈,厚一丈五尺,关口城墙上有大炮,关前两里左右的地方有烽火台。

这边靠近京师,又是北直隶和塞外草原的关口,所以被认为是军事重地,有密云后卫的军兵驻守,日夜提防。

当然,这些说法不过是朝廷文书上的讲法,实际上,草原上的蒙古人,北直隶的汉人只要是给守关的军兵几个小钱,就可以轻松的进出往来。在天启年间还闹出守关士兵把武器私卖鞑靼蒙古人,换取牛羊牟利的丑闻。

这塞口处的天气可是极为的寒冷,北风从极北之地吹来,关口的士兵们可是最先被吹到的之一,虽说是九月,可寒风已经是有些刺骨,关口上的士兵能躲在房中的都是躲在房中,不愿意出去,至于那在关上以及城门前值守的士兵则都是找个避风的提防呆着,暖和一点是一点。

城头上避风的地方自然是垛口和城楼,城下避风的地方自然是城门的后面,那烽火台上值守的士兵想来也是如此,不管是远处还是近处,看这关隘上就好像是没有人一般。

这情况从九月下了第一场雪之后,就天天如此了,能偷懒都去偷懒,现在这草原上的蒙古人也是废物,被蓟镇的官军打的落花流水,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事情。

按照守城军兵们的操典,天边见光的时候,士兵们就要起床操练,整理关口的武备和各类防御工事,但这规矩已经是快有百年没有人遵守了。

就在关下的营房也是破烂不堪,泥坯的房子,麦秆苫盖的房顶,门窗都是洞眼裂缝,随便拿着棉絮布条的一塞,应付了事。

太阳将升起,那营房里面就是一阵吵架的声音:

“钱老三,你去拣点柴火来,这炉子冷了半夜了,没它没准还他妈的暖和点。”

“……凭什么老子去,我都去两天了,头,你也别总使唤我啊!”

“你孙子的输钱还没还,不还就老老实实的去给老子干活去,再乱叫,老子拿鞭子抽你孙子的。”

“去,去,我去还不行吗,这附近哪还有什么柴草啊,你给指个地方……”

“……去烽火台那边弄些牛粪、干柴的,他们那边有存项,半个月前不还调拨了一批吗?”

在这钱老三骂骂咧咧的走出了那营房,出来的时候把那营房的门重重的摔上,一阵尘土从门框上飘落下来,里面又有人扯着嗓子骂了几句。

钱老三也不拿自己的兵器,披这个基本没毛的羊皮袄,朝着城下走去,却看见城门洞里十几个值守的士兵猫在墙角打盹,顿时是气不打一处来,禁不住喝骂道:

“太阳都快正午了,这城门怎么还不开,还要指望朵颜那些牛羊贩子过关口,咱们赚过路前呢?”

“三哥,这天亮还没半个时辰呢,你急什么,你们可在营房里面睡了一晚上,咱们可是在外面巡夜喝风,再说了,这七八天,北面过来的加起来不到二十个,哪有那么多人等着进关,这年景不好!!”

钱老三琢磨琢磨也就没出声,心想这鬼天气,再睡一会也好,城楼上却有个避风的小仓库,正好过去来个回笼觉,当下懒洋洋的朝着城墙上面走去,到了城头,却发现这边的景象和城下没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