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〇章 子侄应孝 无云亦龙(第4/6页)

那名亲兵附耳说完,又是恭敬的和巡抚大人施礼,才小步的退了下去,监军太监刘元斌脸上却有喜色,稍一犹豫就开口和颜继祖说道:

“颜大人,有喜事临门啊!”

这话一说,颜继祖也跟着关心起来,放下茶杯,看到那刘元斌环视一圈,立刻是摆摆手让下人们退下,等人走个干净,刘元斌笑着说道:

“刚才京师那边相好的朋友给咱家送了急信,说那南京镇守刘福来不知道因为什么恶了内相王公公,被夺了镇守的职位,让他在民间赋闲养老,卢九德那胖子倒是好运气,居然得镇南京了……”

“哦,不回内廷,活流了,这刘福来未免太惨了些。”

颜继祖就在中枢为官,自然知道让高位的太监在民间赋闲养老不是优抚而是惩罚,刘元斌在那里嘿嘿笑着,继续说道:

“这刘福来当年不过是没品级的,不知道怎么走了狗屎运气,进了司礼监做了秉笔,又放出去做了南京镇守太监,这下子跌下来了。”

看着刘元斌满脸幸灾乐祸的神色,山东巡抚颜继祖有些不耐烦,开口说道:

“刘公公,本官想知道喜从何来啊,现在还有些糊涂,能否明言!”

这话倒是一点客气也不讲了,监军太监刘元斌脸色一僵,也觉得自己的表现未免太过得意忘形了些,禁不住干咳几声,说道:

“颜大人,那总兵李孟的靠山是谁,正是这刘福来啊,这刘福来一倒,那嚣张跋扈的李孟小儿还能这般目中无人吗,没了靠山,必然是颓败下去,听人说这李孟田产店铺无数,到时候岂不是……”

巡抚颜继祖的脸色已经是冷了下来,把茶碗重重的顿在边上的茶几上,冷声的说道:

“刘公公,这话今天讲了,本官就当没有听到,也望您不要出去再讲。”

大明的官场规矩,领兵的武将要受到文官和太监的节制,军饷和人事的安排都把持在宦官和文官的手中,这个体制让文官和太监们都是捞到了许多的便宜,而且因为这个制度,文官和宦官的地位也是要高于武将。

而今武将跋扈,可上面那些默认的规矩大家大体上还在维持着,但在山东却不一样,眼下除却各处的知府、兵备道以及省里的官员李孟不能任免之外,其余所有的大事小情,几乎都是山东总兵一言而决。朝廷拨付下来军饷,巡抚和监军这边不敢克扣一点,要全部的交给胶州营,甚至许多应该是巡抚衙门管理的民政,和监军那边管理的庶务,都由总兵衙门下面大大小小的官吏代劳了。

山东巡抚颜继祖、监军太监刘元斌眼下在这个位置上,差不多变成了李孟的提线木偶,愤懑不平那是一定的,可却无可奈何,无计可施,能在那次无数官员丢官丢命的风潮中保住如今的位置,靠的就是山东总兵李孟的军功,李孟手中也有他们的把柄。

千里做官只为财,两人在这个位置上几乎是被圈住,没有什么便宜可以捞取,当日间的那些感激都是烟消云散,只是盼着李孟早些倒台。

官场上有很多约定俗成的东西,比如说某人的后台倒掉了,那么这人的荣华富贵也就快要到头,镇守太监刘福来的垮台,让刘元斌觉得山东总兵李孟的好日子也不会太长久了,自己这边又可以重新威风,自然是高兴非常。

不过出乎他意料的是,应该和他站在同一立场上的山东巡抚颜继祖却把脸冷了下来,刘元斌禁不住心里一抽,心想莫非这山东总兵和山东巡抚已经勾结到一起了吗,屋内一时间安静下来,有些尴尬。

山东巡抚颜继祖虽然在上首做出一副高官的派头,若是仔细看他的动作,就能看到颜继祖的目光把门窗处扫视了一下,眼看着气氛越来越僵,颜继祖叹了一口气,俯身向前,低声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