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五章 兵事生财 处处不平(第4/6页)

李孟沉吟了下,缓声说道:

“这丁旭倒是有几分胆色,做事也算是果决狠辣,莱芜冶铁所在他的经营之下,这样的年景,居然还能维持。而且他手下的铁匠和矿工,尽管我这边开出高价,可也不愿意过来,这收拢人心也有些本事,我想……”

他的言下之意以刘太监这样的头脑,自然是能想明白,说了这么多赞扬的话语和丁旭的优点,想必有收在自己手中使用的意思,可天子家奴,其他人怎么敢用,这件事情稍微一发挥就能上升到谋逆大罪的高度,刘福来也觉得有些不妥,刚要开口劝说,却听到耳边一阵劈哩叭啦的响声,接着就是锣鼓喧天,说话也听不清楚了。

有那嗓音嘹亮的家人在那里扯着嗓子喊道:

“恭迎老太爷回府!!”

马车已经是停下,李孟翻身下马,有一名家仆把包上棉布的木凳放在马车边上,那名车夫身子闪在一边,把车厢的帘子掀开,刘太监身上穿着的富家员外的那种绸面棉袍,看到外面声势如此的浩大,倒是吃了一惊。

加上那句“恭迎老太爷回府”,这时候刘福来只觉得心中千回百转,看着车下这些人一个个都是有些身份气派的角色,可此时都是笑脸恭迎的,李孟站在车下,刘迁要过来却被李孟笑着推开,他要亲自搀扶。

从胶州营的人到南京那客栈里去接他,到这一路上的游玩,尽管胶州营的人恭敬无比,可刘福来还是一副云淡风清的态度,除却刚开始的惊愕,其余的时间很是淡然。

但来到胶州,李孟先是执晚辈礼迎接,然后又有这番的阵势,至此为止,老太监心中最后一丝担忧也是烟消云散,剩下的就是心潮澎湃。

“伯父大人,这都是小侄的属下,过来迎接您老,侄媳在内宅,咱们家宴时候再相见。”

被李孟搀扶下马车的老太监却没有回答,嗫嚅着说不出话来,也不顾得什么长辈的仪态,另一只手不住的抹着眼泪。

老太爷回府,像是周扬、宁乾贵这样的核心人物都是要上前请安问好,亲兵营的王海、马队的汤二,各营的千总,以及灵山商行的侯山都是依次过来请安问好。

刘太监真正的失态了,要和从前,秉笔太监和南京镇守太监出身的刘福来或多或少也是有些所谓的宰相气度,在这些人面前自然是应对得体。

可现在却是激动的不能自已,只是抹眼泪,这倒也是人之常情,刘福来从云端突然跌下,心态凄凉,此时是却有如此的敬重和亲情,这种大起大落的感觉实际是让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边上早有下人递过一方手帕,刘福来也是意识到自己失态,取来手帕在眼眶处擦了擦,自嘲的笑道:

“这人一老朽,总有些妇人模样。”

缓了口气,侧身对身边的李孟说道:

“那日在济宁运河边遇见你,真是咱家的幸运,也不知道咱家上辈子到底是做过什么慈悲积德的事情,居然能有今天!”

李孟笑着轻声说道:

“伯父哪里话,侄儿尽孝本就是理所当然之事,何必说的这般郑重。”

走到大门边,李孟抬头招呼站在门边的一名小童,那小孩连忙的跑了过来,这名小童穿着一身青衣,看打扮却不是下人的模样,而是个读书学童的模样,李孟朗声说道:

“安琪,还不给伯爷爷磕头。”

那名小孩正是苏安琪,在李家庄园吃好睡好,成长环境也是优越,现下已经是长高了一大截,人也是愈发的懂事乖巧。他如今算得上是李孟的亲随家仆,在李府中的地位颇为不低,现下依旧是和周扬和宁乾贵学习,当然,费德勒神甫对苏安琪来说,还是类似养父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