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〇章 血裔传承 首辅之才(第3/6页)

唯一推卸责任的方式,就是预先把自己的判断上奏朝廷,或者是在某位重臣手中留档,万一事发,可以把自己摘出去。

“李孟此人,起于微末,操持贱业,全无忠义,有如虎狼,眼下齐鲁地……”

这颜继祖下笔如飞,写了些字之后,迟疑了半响,却把这张纸揉了揉丢进边上的纸篓之中,坐在那里叹了口气,崇祯年之后,从未听说朝廷斩杀过手握兵权的大将,杨嗣昌定赏罚,被杀的那几名总兵大将,全是因为和鞑子的打的没有兵了。

可李孟手中拥众五万,都是精兵强将,朝廷根本动不得,若是动了,当年鞑子把北直隶的大明兵马打的落花流水,而鞑子大军还在李孟这边吃了亏,被斩首近千。这么算起来,山东总兵李孟的兵马面对大明在北直隶的兵马……

想到这里,颜继祖突然打了个寒战,虽说眼下无权,可日子过得比从前要舒服很多,城外的田庄,城内的商号,都是有自己的一份红利,而且有总兵大人事事操心,自己也是清闲的很,最起码老婆孩子每天都是高高兴兴,只不过自己的二儿子每天和莱党那些文人聚会唱和,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想了半天,原本一脸凝重的颜继祖居然脸上挂上了些笑容,外面打更的声音响起,颜继祖猛然想起一件事情,连忙从纸篓里面掏出那张纸,放在灯火上彻底烧成了灰烬。

这边颜继祖思前想后,在总兵府邸那边却是热热闹闹,不过也全是李孟的自家人聚在一堆,正琢磨着给孩子起名。

东昌府的颜知府夫妇昨天已经是回去了,按照正常的运作,颜知府要成为山东布政使司的右参政差不多还有半年,那时候全家人在一起,总归方便些。

屋内李孟、颜若然,还有木云瑶和顾柳两女,刘福来这样的长辈自然也是在旁边,孩子刚刚满月,早早的就由保姆抱进了屋中休息。

李孟发现自己对儿子的喜爱之情,远远不如其他的几个人,特别是刘福来,老太监一说起这孩子脸上就笑开了花,喜欢的了不得,所谓隔代亲,应该就是说这个了,老太监和孩子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却还这样的高兴,说明他也确实是把自己当成李家的长辈。

“夫君,今晚可要把小龙的名字定下来,满月了孩子还没有姓名,说出去让人笑话。”

颜若然低声的叮嘱道,屋中的人听到颜若然这句话都是会心一笑,小龙是李孟儿子的小名,也不知道为什么,颜若然给自己的孩子起了这么个大俗套的名字,好歹她们内宅几个女性可都是受到良好教育的。

只是小龙这个名字,在其他人耳中就不是那个意思了,颜知府劝了几次,却抵挡不住女儿的坚持,索性是不管,只是叮嘱不要在大庭广众的时候这么叫。

颜若然很是莫名其妙,因为她真没有觉得自己起这个名字有什么问题,只不过是叫着顺口罢了。

知道这名字的人范围本就是不广,也没人当回事,只是有人想得很多。

还真是难为了李孟,这起名字和打仗、做生意完全不是一回事,琢磨这件事实在是不知道从何叹气。

“那就叫李宏吧,宏图大业的宏。”

这个字的繁体写法他倒是知道,当然,屋中的那些人比他的文化那是高太多了,木云瑶心直口快,先是开口说道:

“这名字倒没有什么不好的,只是不够响亮。”

现在的木云瑶比前段时间可要开朗许多,一来是开封之围被李孟解开,二来是周王派人给他捎了一封信,还有些精巧的玩意,当日来到李孟身边,本以为这辈子再也无法和父母联系上,谁想到现在又是重新的挂上。

灵山商行又在开封城开了分号,经常的书信往来还是可以保证,这也算是人逢喜事精神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