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一章 枕边重权 巧计出京(第2/6页)

江显绰按照这个思路来寻找人手,当年在京师御马监勇士营呆过的成海就进入了他的视线之中。

御马监的军营是京师军营最精锐的部队,衣甲兵器都是精良,饷银也是号称十足,所用的兵源,都是从草原上和关外逃回来的汉人青年,基本上都是孤儿出身,这些人往往是没什么牵挂,做事也是勇悍莽撞。

这成海当年在勇士营中就是个无法无天的角色,在京师市井之中横行,那一日却是盯上了个来京做皮货买卖的山西豪商,和那周姓锦衣卫联手,半夜把那商人劫了。

谁想到第二天案子发了,说是那商人乃是户部都给事中的亲属,这可算是捅了马蜂窝,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衙门满城的搜索,而且劫掠的这笔大财,也让锦衣卫和东厂的很多人打起了主意。

这件事成海毕竟是主谋,无奈之下只得是拿了几百两银子连夜的逃出了京城,周姓锦衣卫却因为家中有些势力,而且没有暴露形迹,带着大笔的银子留在了京师。

成海去山东本就是投奔一名远房的族叔,谁想到这名族叔并不是什么良民,乃是当地绿林山寨的二当家,成海也不是良善之辈,索性是上山入伙,倒也做出了点事业,在山上还讨了个老婆,但他是正规军士出身,心里自然比较大。

胶州营山东招兵的时候,成海就主动过去参加,靠着自己的武艺和本事,也打拼到了队副的职位,在黄平招募情报人员的时候,因为成海的社会经历比较丰富,再者也有了家室,心也比较稳定。

鞑子入寇的时候,黄平招募的那些有江湖背景和那些江湖人都是自觉得大势已去,作鸟兽散,这里面的人也有和成海差不多出身身份的人,不过这次成海不知道翻了那股劲,却不愿意跑了,死心塌地的跟着黄平他们为大军打探领路。

这可能是和他就是从蒙古那边跑回来的有关,坚持下来的都是有福气了,这成海也是负责登州府一地头目。

去往京师诏狱捞人,这样的大事,自然要选择精兵强将,成海则是这次行动的负责人,并且内帐房授权他他可以调用灵山商行和其他关系,以及各种资源。

江显绰实际上考虑的也是非常充份,成海在登州府已经是娶妻生子,据了解他对自己的家人很是看中,这样的人派出去,有家人在后方,也不怕他那里有什么别的问题,比较好控制。

在刘福来和李孟说完这些事情之后,第二天内帐房和江显绰分别和李孟禀报了详细的计划,李孟没有多说什么。

但事后却叮嘱了木云瑶一句话“加急快马,有何事山东以及周围省份,八天内可达,即便先斩后奏,也要知会与我。”

木云瑶明白李孟话中的意思,内帐房这次的调动在胶州营系统之内开了个极为危险的先例,李孟也不好是多说什么,毕竟按照层级划分,内帐房地位越来越高,是否有没有直接调动外面力量的职权,也没有明文的规定。

老太监也的确是为了胶州营的大局着想,只是这次的先例可以开,却不能成为常规,胶州营只能有一个首脑,在身边,还掌握着秘密力量的高级人物,这太危险了。

不过李孟也没有把话说死,老太监的见识和内帐房已经初具雏形的情报综合处理能力,还真是对胶州营大有用处,给些自专的权力,也未尝不可。

一切都交待完的当天下午,三十名亲兵连夜的赶往京师,这些亲兵不必进入京师之内帮忙,主要驻扎的城外接应即可。但这些接应的人并没有和成海他们联系,却只是和分号的老掌柜隐秘的见了一面,江显绰也不知道这件事。

成海一共是带了九个人来到了京师,他勉强也算是地头蛇,胶州营这次又有大笔的银子支应,几个人在平民居住的地方买了一处院落,装做山东来京师贩运海货土产的商人,他们也确实是带了不少的土产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