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〇章 士无良 夜行船 蛮兵骄(第3/7页)

可这次的表现,却让大家的疑虑烟消云散,看来这吴嘉卫还真是个二愣子,说话直来直去,有这么高位的人起头,又有阮大铖的运作,自然是言论如潮。

不过这其中,是不是也有以言语要挟,以图将来富贵的想法,外人可就说不清楚了……

巡抚颜继祖前脚带着金银先走,后脚李孟就叫来了南直隶山东盐帮的分舵统领,李孟布置下去一个很简单直接的命令,如果颜继祖活动不利,那就立刻放手杀人,南京城从外面打进去很难,可是在内部搞风搞雨,却是简单。

越是大事在即,李孟就越是感觉到莫名的烦躁,这些人螳臂当车一般的呱噪,让李孟愈发的愤怒。

在李孟所了解那些粗浅的历史知识上,可不记得明清交替之际,有多少书生慨然就义,这些嘴皮上的功夫,到了关键时候,那是一点用也不管的,如果不知道好歹,那到时候给他们点利害。

在宿迁把这些事情都安排完毕,大军也是做了些调整,此次是倾尽全力务求成功,除却李孟在济南大营领出来的兵马之外,青州军和淮杨军都是在两淮留了守备的兵马,这次也全部过来和大军汇集,力量越大,出差错的可能也就越小。

这毕竟是决定胶州营将来荣华富贵和身家性命的大事,一点也马虎不得。

崇祯十五年十一月十八,在傍晚时分,庞大的船队和部队开始移动,差不多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完成了准备工作,就要看见结果了。

按说此事李孟应该是百无聊赖,等待那个已经确定的结果,可此时的李孟却一点也没有感觉到无聊,反倒是烦躁的要命,在船舱内都无法静下心来。

夜间行军,船只到还可以,但路上的部队却受不了,所以一起前进二十里之后,他们就要就地扎营,而船队则是继续的向前行动。

李孟的烦躁却不敢让身边的卫士和亲信知道,他是一军的统帅,乃是这十几万大军的主心骨,在这必胜的大战之前,都是这般的沉不住气,日后如何去统领大军,压服天下,这就是上位者的坏处。

他的一举一动都是公众形象,需要时时刻刻的注意,真情流露,有时候即便是在私宅也不可能,自然是有些憋闷,但这也是上位者应有的代价之一。

尽管这天气和环境都是颇为的适宜睡眠,但李孟却无论如何也睡不着,索性是自顾自的搬了张椅子来到船头。

李孟的出现让负责守卫的亲兵侍卫们吓了一跳,但随即也就是安静下去,在宿迁李孟的船只已经是换上了盐商提供的一艘大船,颇为的宽敞,把那椅子放在船头,隐约间有坐在台子上的感觉,颇为的惬意。

这个天气已经有些寒冷,不过李孟也禁受的起,反倒是觉得空气清洌异常,运河上没什么波浪,船只极为的平稳,坐在椅子上看着前后左右的船只,在夜色中只能是依稀看到个轮廓,这还是因为船头船尾挂着的风灯映照。

眯着眼看去,船只的轮廓都是消失不见,只剩下竿子上挑着的风灯在闪烁,河上的船队看不见头尾,这么看,好像是挂在天上的银河落在了运河水面,似梦似真,让人根本分不清楚。

早在一个时辰之前,陆上的部队已经是扎营休息停驻,被船队撇在身后,半个时辰之前,船队上的士兵也开始休息。

尽管是几万人的部队行进,可却是安静异常,没有什么声音发出来,不时的有一两艘小船在各个大船之间巡视,剩下的就是河水拍打船舷的,但这种单调而有规律的声音却让整个氛围更加的清幽。

李孟没有想,如此大规模的部队行进,却能做到这般安静,这本身就是说明部队的实力和他训练的精深,这样的环境却只是让他想起来现代的一些事,开始这种烦躁和现代时候,在解放军部队之中,从士兵升为士官,任命仪式的前一天晚上,那种等待和忐忑,心情是如此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