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四章 下套 边角之战(第2/7页)

好说歹说,百般的求恳,并且暗地里塞了些银子,来草原上卖盐的这位商人代表才算是松了口,说是这次的货物不多,不过按照低一点的价格分给众人,下次就坚决不能让了。

凡是适逢其会的蒙古商人和买手们,都是把这批货物分掉了,这些趾高气扬的大明盐商们又跟大家约定了时间,说是下次还会来,带来的货物也会稍微多一些。

在这些蒙古商人和买手的追问下,生面孔的大明盐商们也是透露了点口风,说是最近关内的风声紧,新来的这位大同总兵陈永福还没有打点好,山西已经因为他的严厉,倒了几家商号,大家都是小心的紧。

草原上也是要过年的,因为盐铁的紧缺,土默特部这个年可就过得颇为惨淡,从土默特汗到下面的百户,聚集在一起商议了多次。

崇祯十七年的正月初十,在上次交易的市集上,又进行了一次买卖交易,或许是上次的风声在草原上已经是流传了开来,除却土默特部之外,还有得到消息的部落也都是前来,趁着价钱还算便宜的时候,多购买一些。

自称太原府商号的盐商们所带来的盐货和铁器,又是很快的被抢购一空,价钱什么的,都要比平日里高出许多,可又比先前那高出几十倍的价钱要便宜不少,现在这么多人来买,那可是卖方市场,你不买别人就动手了。

这么好的生意,让这太原府某商号的掌柜伙计们都是眉开眼笑,都是说要下次带更多的货物前来。

这家太原府的商号还颇为自豪的和来买货的蒙古人炫耀,说是他们家的掌柜已经是搭上了大同总兵陈永福这条线,草原上的买卖,差不多就要被他们一家垄断了,尽管过来买盐买铁的这帮人陪着笑脸,客气无比。

可心中都是暗自的叫苦,即便是现在这种翻了近十倍的价格,对于几十万人的各个部落来说,也是承受不起的高价。

因为这个价格,现在各个部都不敢花钱买多了,可这些必需品少了,部落里也是要渐渐的生出乱子来。

这次的生意结束后,土默特汗派人向着大同附近所有千人以上的部落发出了信函,邀请各个部落的贵人来土默特部的金帐议事。

尽管盐价高昂,可人还是要吃盐,生意还是要做,西蒙古那边和陕西的边民彼此还为这池盐的归属争斗不休,偶尔露出来的那些星点的盐货根本不管用,眼看着就要受这些所谓太原商号的盘剥了。

或许是知道卖出来的量各个部落很快就要用光,这自称来自太原府的商队在正月二十五那天又是运货来到了草原上。

本来这样的盐货铁器,差不多要一个月才有一次,可这边却这样的频繁,摆明了就是想要赚蒙古人的钱。

草原上没有什么水路,从太原府那边过来的货物都是走大同,出口子然后到草原上,运输工具则是用的牛马大车,按照土默特部的判断,这些商人不可能在二十天的时间内,就能调集这批货物北上。

应该是在大同府这边有一个仓库,看来这盐价高涨的原因就是那大同总兵陈永福,这些大明的官贪图钱财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二月十五,这次的货物又是多了点,可来的蒙古部落买手更多,明显是僧多粥少的局面,就有那土默特部的万户单独设帐宴请这商队的头目,羊羔美酒,美艳侍女,又有些见不得的好处。

把这个商队的头目搞得五迷三道,真是套出来了不少的事情,比如说这家商行叫什么灵山商行,是山东商人和大同总兵陈永福合股开的。

在总兵陈永福率军从河南来到山西这边来的时候,山东商人们在半路上协助粮饷,并且送了不少的银子,结果让总兵陈永富颇为的赏识,这次合伙开设的商行,陈永福也是占了五成的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