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章 怒其不争(第2/4页)

董祖常道:“父亲不知道吗,张原有个姐姐就嫁给了青浦陆氏,张原殴打儿子,抓走陈明,是为他姐夫出气啊。”

董其昌大怒,陆氏奴仆陈明叛逃到了他董氏门下他是知道的,陈明是因为妻子被陆氏子奸污,这才叛逃的,他董氏收留的叛奴也不止陈明一个,所以董其昌并不在意,这些俗事他平时也不怎么管,几个儿子处事都颇精明得当,无须他多操心,他并不知道青浦陆氏是山阴张氏的姻亲,儿子董祖常此前也没告诉他——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董其昌拍着高士椅的扶手怒叫,问董祖常:“那你就这样回来了?你是生员功名,他打了你,你不会去状告他吗,而且陈明又不是他张家的奴仆,张原如何能抓陈明,岂有此理,祖常,你怎么这般懦弱!”董其昌怒儿子不争啊,觉得儿子实在是太良善了。

董祖常道:“父亲大人有所不知啊,那张原有杭州织造署钟太监撑腰,连那黄汝亨都护着张原,指责孩儿,以势相压,孩儿如何敢争。”

董其昌气得双手直颤,说不出话来了,他董其昌的儿子在杭州被欺凌殴打,竟无人仗义相助吗?他在家赋闲几年,杭州官吏就都不把他董其昌放在眼里了吗?

华亭名医柳八郎赶来了,为董祖常号脉诊治,说不碍事,只是要静心将息,莫要引动心火,煎服三帖药就能痊愈,当下写了一个药方,受了诊金,告辞而出。

董祖常道:“父亲,儿子心头这口恶气不出,这病也好不了,父亲——”

董其昌道:“你好生养伤便是,此事自有老父为你作主。”

董其昌的长子董祖源闻讯赶来了,董祖源之妻是前首辅申时行的外甥女,举人功名,听说二弟在杭州被殴成重伤,极是愤怒,对父亲董其昌道:“父亲,此事传扬出去对我董氏家族极为不利,长生桥那片地我董氏已买下,可那些刁民就是不肯迁居,致我宅第难建,若知道二弟被人打了,我董氏还奈何不得,那以后我董氏子弟还如何在华亭立足,抗租的佃户也会层出不穷,以前与我董氏有隙的人家也会以为我董氏失势可欺,将诉讼逼门了。”

董其昌冷着脸道:“决不会轻饶那个张原的,李廷机现在已不是阁臣了,张肃之还欺不到我头上。”

李廷机是福建人,万历十一年癸未科会元、殿试榜眼,是张汝霖的座师,又与张汝霖的岳父朱赓关系密切,万历三十五年入阁参政,被认为是同属朱赓的浙党,朱赓去世后,李廷机遭言官弹劾,愤而上疏乞休,皇帝下诏勉留,但东林一党的言官认为李廷机辞官是惺惺作态,数十人交章攻讦,李廷机是极好颜面的人,向皇帝辞官不成,干脆就从官署搬到荒庙去住,接连五年上了一百多道辞呈,去年初才得以致仕归乡,所谓的浙党也就一蹶不振了——

作画已没有心绪,董其昌不去画禅室,来到玄赏斋的菊园踱步散心,思谋如何为儿子伸冤,杭州知府殷廷枢与他有些交情,先派人持他书帖去杭州把陈明要回来,黄汝亨那边也要写信去问问,他让儿子拜在黄汝亨门下读书,却让人给打了,黄汝亨不为他儿子作主还帮着张原,是何道理?他知道黄汝亨与张汝霖交情极好,但这样明着欺负他董其昌的儿子,毋乃欺人太甚?

九月十六日,董其昌在玄赏斋写了十余封书信,像杭州三司长官这样的重要官员他都派专人送信去,他得知张原已经是童生,明年将参加道试,所以更特意给浙江提学王编写了一封信,诋毁张原人品,委婉地表示希望王提学明年道试时将张原黜落,美其名曰这是对张原的磨砺,年少有才、科举太顺利容易狂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