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节 立威(第2/3页)

不过,要立威,却并非这一件事能做到的。杀了几百个太监,也只是让将士归心,让军队臣服,而真正树立起朱祁钰威望的还是对王振一族的处罚!

负责彻底调查王振一案的刑部尚书薛希濂是个廉洁公正的大臣,虽然办事有点死板,不过在秉公执法方面,他是无可挑剔的。而且,他也完全遵从了朱祁钰的意思,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该赦免的赦免。反正王振一案审下来,让朱祁钰不满意的地方并不是很多!

这薛希濂办事的效率也并不低,就在王直走后的第二天,他就将一份调查结果送到了朱祁钰的手里。本来,在土木堡惨败之后,刑部就已经开始着手调查王振一案。只不过,后来的京城保卫战成了朱祁钰最关心的事情,也就把调查王振一案抛到了脑后。薛希濂接手之后,立即加快了调查进度。以他的霹雳手段,几天之后,这案子就查了个水落石出!

不过,朱祁钰不是一个人看这份奏章的,在薛希濂到来之后,他让人去把于谦叫了过来。怎么说,朱祁钰对土木堡之前的事情不是很清楚,他需要有人提供意见。

看完了薛希濂递交的奏章之后,朱祁钰长出了口气,涉案人员竟然有数千人之多!虽然这比起太祖时的三起大案来讲,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了,不过,朱祁钰怎么也不相信,王振一个人就能拖这么多人下水?

“薛大人,这个靖远伯王骥怎么也在名单里面?”

“这……”薛希濂稍微迟疑了一下,说道,“上皇在位时,有人检举靖远伯王骥在评定苗人叛乱时,趁滥用职权,虚报军耗,以公某私,后来是王振撤去此案的,因此臣认为,王骥也与王振有关系!”

“那,薛大人就凭这个断案?”朱祁钰笑了起来,“如果任何与王振有关系的人都有罪的话,那么上皇,还有朕又是什么罪呢?”

“陛下言重,微臣并不是这个意思!”

“薛大人,起来吧,朕并不是说你不忠!”朱祁钰笑着扶起了薛希濂,“虽然王振一案牵涉广泛,不过朕认为,并非任何与王振有关系的人都有罪。毕竟,判定是否有罪的标准是有没有为虎作伥,有没有助纣为虐,而并不是其与王振有没有关系,薛大人,你说朕的话有道理吗?”

“陛下圣明,微臣谨记陛下的吩咐!”

“好,你重新去审理这一案件吧,不要害怕麻烦,也不要觉得浪费时间。不管用多长的时间,务必要查明真相,审出真凶,而不是滥杀无辜,薛大人,明白吗?”

“微臣尊旨!”

朱祁钰点了点头,然后把薛希濂送了出去。当他转过身来的时候,才发现,于谦正用很佩服的目光看着他。显然,对朱祁钰这样的处理办法于谦是很支持的,自古以来,皇帝杀人何需要有什么理由?而这朱祁钰却不肯乱杀一人,在这点上,他要比很多皇帝都圣明了!

“于大人,你对靖远伯王骥应该很熟悉吧?”

“陛下,靖远伯王骥原本兵部尚书,后来正是得罪了王振,所以才被割去官职。王大人很有雄才大略,当年由他镇守边关,蒙古大军无法前进一步,而且,他数次平定南方叛乱,实乃有功之臣,只是……”

“只是什么?”朱祁钰这几天也看过一些朝廷官员的资料,对这王骥还是有一点了解的。

“靖远伯王骥心高气傲,而且嗜官如命,这是他最大的缺点!”

“于大人,如果你认为喜欢当官就是缺点的话,那么朝中大员哪个没有这样的缺点,恐怕连于大人你也不例外吧?至于心高气傲,朕看于大人就不输于任何一名大臣了!”

于谦苦笑了一下,不敢去接这句话,他对自己的缺点是很了解的。不过,于谦当官的目的却与其他大臣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