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 羊群中的雄狮(第2/3页)

作为白羊王国最强悍的军团,狮头军的表现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至少,对于狮头军的官兵来说,他们的斗志,士气都不是问题。仅仅这五千步兵,就在整条战线上挡住了敌人一个上午的进攻,而且是数倍于自身的敌人一整个上午的进攻。

连杨天奉都没有想到这一点,这差点就打乱了他的计划。不过,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也不是吃素的,就在前线战斗还在激烈进行的时候,两路骑兵已经开始进攻了。与奥斯曼帝国骑兵部队之前的作战行动不一样,这次,奥斯曼帝国的骑兵是集中起来行动的,每一路进攻的骑兵都有两万多人马,而且,他们选择的突击点就是狮头军与两翼军团的交结处,也是整条防线上最为薄弱的两个环节!

中午之前,奥斯曼骑兵就已经向南突击了三十里,虽然与狮头军发生了十多次交战,不过奥斯曼骑兵凭借着其强大的突击力量,那些被分布在防区两翼边缘地带的狮头军并没有能够挡住敌人的进攻。战斗打到中午之前,杨天奉就连连收到战报,整个战场上的局面与他所预料的完全一样,从反击开始,奥斯曼军队除了用步兵军团在前线猛攻狮头军之外,骑兵在两翼的突破就是最主要的进攻方向了。不过,杨天奉没有立即让第五军参加战斗,他还需要耐心的等待,等待一个重要的情报!

中午之后,狮头军其实就已经陷入了三面被围的境地,如果这次不是杨天奉早就猜到了敌人的行动,并且做好了相关的部署的话,恐怕这支白羊王国的精锐部队也将在这里被敌人给击溃了。当然,阿贾尼并不是白痴,从一开始,他就打定了主意,按照杨天奉的要求,在他们构筑好了的阵地上坚守。而前面那五千官兵的奋战为另外的三万多狮头军的官兵争取到了半天的时间。这半日的时间极为宝贵,如果没有前面五千官兵的浴血奋战,狮头军不可能顺利的撤退到预定的阵地上,更不可能依靠后方坚固的阵地抵挡敌人的进攻。那五千官兵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五千余人中,只有寥寥数人幸存了下来,其他的官兵全都阵亡,无一投降,更无一临阵脱逃!

战斗在下午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此时,杨天奉仍然没有让第五军参战,一方面是奥斯曼帝国的骑兵部队被狮头军给牵制住了,而且狮头军两翼的白羊王国的军队也正在收缩战线,向突击的奥斯曼骑兵施加压力。其次,就是杨天奉还没有得到他急需的情报,所以没有贸然让第五军参加战斗。

整个战场上的焦点就在狮头军的阵地上。战斗打响之前的五日,古定亲自到了狮头军,负责为狮头军拟定防线的修建方式,并且安排了部分第五军的工兵前去协助狮头军修建阵地。虽然第五军是骑兵部队,平时很少如同步兵军那样打阵地战,不过修建阵地,这些都是明军每一个工兵都必须要掌握的技能,甚至是所有军官都必须要熟悉的战术技能。显然,在修建阵地方面,明军确实要比白羊王国的军队厉害得多。在明军的指点下,狮头军用了五天的时间,将他们的阵地完全重新修了一遍,简直就是一座固若金汤的防区,这也正是狮头军在后来能够挡住奥斯曼军队进攻的主要因素之一。

面对这种由步兵与炮兵,依靠坚固的防御工事所建立起来的防御阵地,骑兵的作用就不是很大了。而且当时狮头军已经在两翼部署了新的阵地,所以骑兵从两翼突击的作用也并不大,奥斯曼骑兵只能从狮头军阵地的后方突击,而任何步兵军防线的后方都是非常薄弱的,根本就抵挡不住骑兵的进攻。而在奥斯曼骑兵无法迅速南下的时候,战斗就都集中在了狮头军的正面阵地上。

这也是证明狮头军战斗力的一次战斗。当时杨天奉虽然没有亲临战场,但是他从战后获得的信息来判断,狮头军近四万官兵,其战斗力虽然比起明帝国与防御著称的第八军还差了很多,但是至少要比其他所有国家的步兵部队都要强大。而也正是这一下午的战斗,狮头军的威名不但在白羊王国更响亮了,而且还传遍了整个西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