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红夷殖民地(第3/3页)

“谈判?”顾成林冷笑了一下,迅速的拿起望远镜看了一下,果然,一艘桅杆顶端飘着白旗的红夷船只正从港口内驶出来,而且在船头上,还有一名红夷正在奋力的摇动着手上的两只白色信号旗。“让舰队停止炮击,派战舰上去,看看红夷到底要做什么!”

本来,明帝国海军并无升白旗投降,或者是停战的这种规矩,升白旗本身是红夷发明的,不过后来,明帝国海军也逐渐接受了这一做法,只不过,在这么多年的战争中,还从没有一艘明帝国的战舰升过白旗,甚至没有一艘明帝国的战舰为自己准备过白旗!红夷也从明帝国海军学到了一些有效的办法,旗手与旗语就是红夷从明帝国这里学过去的一种海战指挥,以及海上信息传递的方法。最初的时候,是明帝国海军首先使用信号旗以及旗手的。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的信息传递与表达方式。信号旗是悬挂在战舰桅杆以及帆缆上的,只能表达一些比较重要的,固定的信息,而旗手挥动旗帜所表达的信息虽然也不多,不过却比较灵活,是指挥海战,以及海上近距离传递信息的重要办法。这也是在无线电,以及灯光信号出现之前,海战中最为重要的指挥方式,在明帝国海军首先使用之后不久,红夷海军也学了过去,而且其表达信息的方式与明帝国海军相差并不大。

很快,两艘明军巡洋舰就靠了上去,两艘巡洋舰在分别在那艘红夷商船的左右舷两百步的地方航行,而且同时把自己侧舷的炮口对准了这艘没有任何武备的红夷船只。当然,红夷设在海港出口附近的炮塔并没有开火。这是一种战争中的默契,也算是最早的战争规则吧,在一方提出谈判,另外一方接受谈判的时候,双方的军队都将暂时停止战斗,并且不主动破坏谈判。当然,谈判到底会不会成功,这就说不准了!

“让陆战队在甲板上列队,另外,各舰队保持高度警惕,让巡洋舰编队也做好准备,如果红夷船只想趁谈判的机会逃跑的话,那就别客气,全消灭掉!”顾成林虽然是个有名的“儒将”,不过,他可不会轻易的放松警惕。既然红夷提出了谈判的要求,他就不会主动破坏,不过,红夷若想以此逃跑的话,那就肯定打错了算盘。

不过时,“皇帝”号上的七十多名陆战队官兵(这要比其他的战列舰多出近一半)已经在舰艉的指挥舰桥下面的首甲板上列队集合,每名陆战队员手里都握着新配发的步枪(这是一种类似于新式马枪的先进步枪),腰间还别着两把短铳,以及一套战刀。当然,他们身上没有铠甲,只有白痴才会在海战中穿上铠甲。不过,他们身上的以深蓝色为主的华丽军装却让他们显得非常的威武,这是帝国新设计的陆战队军装,与海军军服的规格比较类似,不过在样式上又吸收了一些陆军军服的优点。

不多时,那艘红夷商船就靠近了“皇帝”号。虽然,这也算得上是一艘大型商船了,不过当其停在距离“皇帝”号大概两百步的海面上的时候,两艘船只的差距就太明显了,“皇帝”号至少比那艘红夷商船大了两倍以上。当然,战舰与商船本来的外形差距,就让“皇帝”号显得更加威武了!

三名身着整齐服装的红夷军官,还有三名身着西式礼服的红夷中年人登上了一艘小艇,在“皇帝”号上数十门火炮的“注视”之下,缓缓的靠近了明帝国舰队的旗舰。这时候,顾成林也来到了首甲板上,而且他已经看了出来,这次来谈判的六个红夷中,至少有三个人的身份并不底,也许,还是红夷的贵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