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 劳动力问题(第2/3页)

朱祁钰暗自苦笑了起来。军火工厂的情况可以说是一个极端。作为战略保护性产业,军火工厂的工人都要经过严格的筛选才能够被录用。当然,在与工厂签订了合同之后,这些工人将终身在工厂工作。而很多军火厂为了控制成本,不得不尽量减少工人的数量。特别是在这五年中,很多工厂的老工人都陆续退休了,而在军火订单逐渐减少的情况之下,大部分工厂并没有按照一比一的方式用新工人替换老工人。结果,工厂的生产成本是控制了下来,不过,如果要突然恢复全面生产的话,那么就将出现巨大的劳动力缺口了。而要想在短时间之内补充工人的话,这几乎不可能。

“另外,其他产业的劳动力缺口也远比我们想像的要大。在郑梦秋提交的报告中,他的那些纺织工厂缺少大概八万工人,而胡大名的海运集团缺少的水手大概在五万人左右。还有,在化工方面,叶氏集团的劳动力缺口在五万左右……”

当朱文正将这些问题一个个的讲出来的时候,朱祁钰心里都是大惊不已。在和平时期,大部分工厂保持正常的运转,其开工率在全速运转的三成左右,这就已经足够满足国内市场,以及出口的需要了。可是,在帝国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为战争做准备的时候,就必须要让工厂进入全速运转状态,而只能满足三成生产力的工人,就算将其劳动时间增加近一倍,也不可能让工厂的机器每天都不停的进行运转!

“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朱文正耸了耸肩膀。“解决的办法并不少,不过都有自身的缺陷,而且某些办法的局限性很大。比如说,我们可以大量招募外国劳工,投入到一些非关键性的产业中去,以此替换下帝国的工人,让这些工人转入重点产业。另外,我们还可以适当调整退休年限,现在很多工厂就在反聘一些已经退休的工人。另外,还可以鼓励更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如果方法得当的话,仅此一项,就能得到上百万的劳动力,只不过,农业生产本身就要受到影响了,因此我们不得不增加粮食进口的数量。还有其他的一些办法,不过,都不全面,需要结合多种办法才能解决现在的问题!”

“那么,就找出几条效率最高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朱祁钰看了朱文正一眼,“你认为,哪几种办法对现在来说是最为合适的?”

“这……”朱文正略微迟疑了一下,说道,“陛下,臣认为,现在能够采取的最为合适的手段是通过解决外国劳工的身份与待遇问题,来扩大引进的外国劳工数量。毕竟,帝国的劳动力有限,而且农民转化为工人的代价也是很高昂的,至少在农业生产效率没有巨大的提高之前,我们不能冒险降低帝国的粮食产量来提高工业产值。同样的,反聘的退休工人能够劳动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因此,现在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聘用外国劳工,从事一些非战略产业的劳动,这样不但能够保证我们的重点产业的安全,同时也能满足劳动力的需求。不过,要想聘用更多的外国劳工,关键问题还是解决外国劳工的身份问题。如果帝国不出台相关的法律或者法规的话,那么,没有多少工厂主愿意大量聘用外国劳工的,毕竟这存在风险,培训这些劳工的费用也不见得能够产生足够的回报!”

“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吗?”朱祁钰此时也有点犹豫了。

保护帝国的重点产业这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当时帝国的纺织工业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而帝国的纺织产品几乎占据了除欧罗巴,奥斯曼帝国之外所有的市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帝国的工厂能够以更高的效率生产,因此贩卖到世界各地去的纺织产品本身的价格就非常的便宜,其他任何国家的手工作坊都无法在价格方面与帝国的工厂竞争。另外,在提高了纺织技术后,帝国出产的纺织品的质量也是世界上最好的。有最好的质量,又有最便宜的价格,这就成为了帝国商人控制世界纺织品市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