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包子不包子(第3/5页)

“阿姨,给你。”马秋汝跑到跟前,递给江满一袋东西,干荷叶裹着的。

“呦,什么好东西呀”江满接过来问道。

因为马秋汝常来,杨娟也会给她带一些小零食。杨娟的娘家是沪城郊县的,渔民,所以马秋汝带过几次炸虾、鱿鱼片一类的吃食。马秋汝一口方言,就是小时候养在姥姥家学来的。

沉甸甸一包,江满打开一看,一包虾仁,一包沪城人常吃的白色小虾干,还有两条鳗鱼干。

就算靠海渔民,这鳗鱼干可不便宜,江满意外了一下,忙问杨娟“给我送这么多东西干吗呀。”

“嗐,我从娘家拿来的,渔民家里也不当好东西,自家吃不完就给你一些。”

“那就谢谢啦。”江满心里转悠了一圈,也没多说,就先放到旁边,招呼小姑娘去跟畅畅一起画画玩。

畅畅这阵子喜欢上红蓝铅笔了,从爸爸那儿拿了个本子乱画,见马秋汝来了,就招招手。

马秋汝跑过去爬上椅子“畅畅畅畅,你画什么呀”

畅畅没回答,把本子递给她看。

马秋汝“这是什么呀”看了又看,“什么也不像啊。”

畅畅“对呀,我就是乱画的呀。”

俩小姑娘便傻乐呵起来,脸对脸一起哈哈哈,像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

“你呀,是不是又客气了。”江满对杨娟笑道,“你看马秋汝在我们家玩多好呀,你要是急着上班走,就把她放这儿玩吧,等会儿我一起送去。”

一提起这个杨娟就有些不好意思,她在工厂上班,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她再赶去上班都要迟到了。而马长林呢,据江满的观察,工作也忙,大约在家里就是个典型大男人,不太过问家务,送孩子上幼儿园在他看来,大约也属于家务了。

这一点跟姚志华截然不同,姚志华在家里也没多么勤快,刷碗洗锅也耍赖,但是去幼儿园接送闺女比谁都积极,只要有时间,屁颠屁颠往幼儿园跑。

于是杨娟为了不迟到,就得提前把马秋汝送到幼儿园,幼儿园没到上学时间呢,小孩去了也没人管,可没法放心。

自从跟畅畅玩熟了,马秋汝每次提前来了,就熟门熟路跑来找畅畅玩。偶尔江满跟畅畅从家里来晚了,她干脆就自己坐在店里等着,反正有小刘在。

“动不动丢在你们家,还让你给送,我是太过意不去了。”杨娟比江满大几岁,典型的沪城人,白白净净,说话特别客气。

“这话说的,这么近,又不用我背又不用我抱。”江满说,“伸头就看见幼儿园了呢,你老这么客气,我倒是不好意思了。”

“你可不知道,我是真难处了,你帮了我大忙。”杨娟说,她上班时间比幼儿园早,还有一段路呢,下班又比幼儿园晚,自从马秋汝上了幼儿园,她动不动迟到早退,上个月奖金都扣光了,还挨领导批评。

“你是不是想把马秋汝放了学先放在我这儿,等你下班来接”江满直截了当问道。

这么点事儿,畅畅招待个小玩伴,对她这个性情来说,用得着这么拐弯抹角地吗。

杨娟有些赧然了,便说她要想不耽误上班,实在不行,就让马秋吾放了学一起领回去。马秋吾是他们家大孩子,在花园小学读二年级了。这孩子江满见过两回,跟着杨娟送妹妹来的,挺懂事一个小少年。

“放了学你可以让她来我店 里,正好跟畅畅玩一会儿。”哥哥上学自己走,而小学比幼儿园放学晚了半个小时,江满这下明白了。

晚上睡觉就跟姚志华吐糟,说你们那位马长林老师,挺大男子主义的啊,他就算学校忙,可也比杨娟离得近,没有工厂那么忙吧,杨娟去厂里还得有好几公里呢,每天骑个自行车来回跑。

“怎么又来个让咱们家看孩子的。”姚志华打趣道,“以前杨杨整天在咱们家,好几年呢,保姆费都没给一个,这回又来个让你免费带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