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砥柱中流 第二四六章 朱棣之死(第2/3页)

“母妃,高煦怕是已经被父王手下的死士救走了——只是这天下之大,他能逃到哪里去?母妃,孩儿担心的是,如果高煦再要走父王的老路,怕还是要殃及燕王一脉啊!”朱高炽苍白的脸上,满是泪痕。

此时此刻,要说燕王府中,心情最复杂最难堪最沉痛的就是朱高炽了。虽然朱棣之死与他没有关系,几乎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但在朱棣败亡之前,他却率军出城归顺,这固然是明智地、保全燕王一脉地选择,但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对于君父的背叛。这样一个骂名,让他这些日子以来不堪重负,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徐妃惨然一笑,“高炽,你无需担忧。燕王一脉大势已去,高煦即便是有心也无力了——毕竟,他还是一个孩子。你上书给当今皇上吧,不要隐瞒,把高煦失踪之事禀报给朝廷,这样一来,即便是高煦有所异动,也不会牵累于燕王府。”

朱高炽默然点头,“唯有如此了。”

徐妃疲倦地摆了摆手,“你们都下去吧,让我在这里单独呆一会儿。”

朱高炽默然带着几个燕王府地王子郡主退了下去。徐妃幽然一叹,“王爷,妾身来陪你了。”

说完,徐妃袖中滑出一把匕首,回头去瞥了一眼朱高炽带着诸王子郡主离去的背影,义无反顾地横向了自己的喉管。

“姑母,不可!”徐昭雪从灵堂后面的帐幕中冲了过来,一把夺了去徐妃手中的匕首,“姑母,你这是何苦!林沐风说得果然没错,姑母你竟然真的要为燕王殉死!”

“孩子,你阻拦我干什么?燕王死了,我是燕王妃,我还有何脸面活在这世上?背夫投降,有悖纲常……”徐妃颤声道:“去吧,孩子,你不懂!”

“我怎么不懂?姑母,你如果执意要走绝路,昭雪也绝不拦你,但是请姑母好好想一想,如果你以死相殉燕王,皇上肯定会认为燕王一脉心中怀有仇恨,到那个时候,恐怕燕王府的这些王子、郡主都会……”徐昭雪激动地复述着林沐风之前教给她的话,跪倒在徐妃面前,紧紧地抓住她冰凉的手。

“会吗?”徐妃心中一颤,身子软了下来。沉默半晌,滚滚泪花儿流淌着,“先皇啊,媳妇好生为难啊!”

“姑母,只要你还在,皇上看在先皇的面上,看在徐家的面上,会善待燕王一脉的。虽然不会再有昔日的强权,但荣华富贵平安一生不也是一种幸事吗?可倘若姑母不在了,燕王一脉就失去了与徐家的联系,燕王诸子何以得到庇佑?”徐昭雪也哭了起来,扑入了徐妃的怀里。

徐妃神色变幻着,知道徐昭雪说得没错。有她在,皇上难免会看徐家几分面子,而徐家也会帮衬一二,但假如她不在了,燕王一脉恐怕就真的失去了所有的庇护。心中的哀伤越来越重,死意却消散了。

她紧紧的拥抱着徐昭雪,“好孩子,姑母谢谢你。”

徐昭雪破涕为笑,将俏脸靠在徐妃的怀里,眼前却浮现出一张英挺的脸孔,眼角不由闪过一丝笑容。她本来是要跟随林沐风大军赶赴保定的,但半路上突然觉得林沐风所言有理,没准儿徐妃真会决心为燕王殉死,便急匆匆地返回了北平,住进了燕王府,几乎是寸步不离徐妃,生怕她暗中寻了短见。

……

山东青州府。

繁闹的城中,数骑疾驰入了城中。打头的,是一个面蒙面纱身材玲珑的女子,而她的身后,跟着几个壮年男子。牵着马,这数人一路直奔青州府城内的宋家。女子霍然摘下面纱,犹豫了一会,上前去叩响了门庭。

一个老迈的老苍头缓缓打开紧闭的大门,露出头来眨着浑浊的老眼,问道:“你们这是?”

女子当然是从北平一路奔驰过来的沈若兰。沈若兰躬身一福,柔声道:“老人家,我从京师来,受林沐风的委托来拜访一下宋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