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赵佶的江山与爱情(第5/10页)

李师师回来后看到这首词作,又羞又喜又爱,便经常弹唱起来,很快,这首由周邦彦填词谱曲李师师主唱的情歌便风靡东京,成为年度最受欢迎歌曲。

赵佶听说自己的小三出新作了,便特意跑来金线巷,要听原唱,李师师脸红说听了你会生气的。

赵佶傻笑说我的小宝贝,最新的作品我听了怎么可能生气呢?快唱给我听。

不出李师师所料,听了李师师唱这首《少年游》后,赵佶醋劲大发,拂袖而去,很快就找一个名由把老周贬出东京。

贬走假想情敌后,赵佶屁颠屁颠跑到金线巷,李师师却不在,去给老周送行了。赵佶在金线巷坐了一下午,李师师方回来,愁眉泪睫,憔悴可掬。

赵佶最看不得心爱的女人伤心,左哄右抱,李师师还是愁眉不展。

赵佶不笨,知道李师师为何而愁,要讨美人欢心,解铃还须系铃人。

于是他半带讨好半带醋意地问,今天去送周美成,大词人没给你填首词?

李师师泪眼婆娑地说有。

赵佶说弹唱一遍给我听听。

李师师抚琴弹唱了周邦彦刚刚写下的《兰陵王》: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惭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词意凄美,赵佶完全沉醉在李师师美妙的音乐中,陶醉了,半晌才感叹说,这个周邦彦确实是个才子,难怪你喜欢他,这样的人才不留在东京可惜了,改明儿我下道诏书,让他回来当帝国皇家音乐学院院长(提举大晟府)。

赵佶此为,半是讨好美人,半是惜才,成就了一段传奇佳话。

李师师虽然受宠,但却特行独立,据元人童天瓮《瓮天脞语》(该书在野史闲话中第一次记载宋江图归,潜入京访李师师的事迹)记载,后来赵佶公然拉下遮盖的“客商身份”,封其为李明妃、瀛国夫人。但从其他种种野史记载看,李师师并未入宫,最重要的证据之一是《三朝北盟会编》在七十四卷引陶宣干《汴都记》记载,说赵佶被女真人软禁开封城外青城时,要朝臣把自己的几个宠妃送来,其中的名单上就有当时的另一个名妓赵元奴,而无李师师,据此大可推断李师师并未入宫。

而李师师的结局,则有好几种版本,最官方的是《三朝北盟会编》和《李师师外传》的记载,说金人入侵后,她捐出了自己全部的财产,助河北饷,鼓励前方的将士英勇抗击金军。而金军破开封后,金军主帅挞懒早就对北宋帝国第一天后的美艳垂涎三尺,命临时傀儡皇帝张邦昌一定要交出李师师。张邦昌带兵去金线巷,却没有找到李师师,东京的市民们冒着生命危险藏匿起这位他们敬慕喜爱的女人。张邦昌于是在东京开展了地毯式大搜索,花了很多天的时间终于搜出了李师师,兵士将李师师带到张邦昌面前,一向温柔的美女显现出了她的刚烈,痛骂张邦昌卖国求荣,虽然她只是一名娼妓,但只侍候娱乐东京爷们儿,宁死不去金营受辱,骂痛快后李师师拔出金簪自杀,不死,折而吞之,气绝。

而根据其他的一些野史记载,李师师并没有死,而是南渡,继续重操旧业,但已衰老憔悴,已无东京时的倾城绝代,一名叫刘子翚的文人在南方遇见人老色衰的李师师,想起当年东京天后的风采,不禁伤感万分,写下了一首《汴京记事诗》云:

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缕金檀板今无色,一曲当年动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