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兵权(第2/3页)

“陈德兴是功臣,如何治罪?”梁崇儒笑了笑,“相公许之公主,以富贵夺其兵权实是上策。属下以为可以继续实行,只是得尽快招其入京,夺其兵权,软禁府中。同时再以公主赐婚加其官爵……此事须尽快实行,免得夜长梦多!”

贾似道摇摇头:“20000霹雳水军呢?陈德兴已得其效忠,恐怕不是都统制也能调动自如,这兵权可不是一纸诏书就可以夺走的。”

“此事易尔。”梁崇儒笑道,“陈德兴必以爪牙控兵权,其爪牙又以琼花楼22兄弟为首脑。相公可令陈德兴带3000兵入朝献捷,霹雳水军各统领、正将、部将随行,单留张世杰一系留守。待陈德兴等人抵达行在,便立即颁旨转其官职,不伤和气的免其兵权。同时再让吕师虎、张世杰共掌霹雳水军,等待朝廷编遣……”

梁崇儒的法子就是将霹雳水军的核心军官团“一网打尽”,不是杀掉,而是用有名无实的官职养起来。然后让不属于陈德兴嫡系的张世杰、吕师虎一系的军官去掌握兵权,进一步清洗陈系人马,等到完全肃清陈德兴的势力之后,就把这支军队拆散打入殿前司所辖诸军,以此提升殿前诸军的战斗力。

“这个法子……”贾似道权衡了一下,点了点头,仿佛是自言自语地道,“有点多此一举,多此一举了。有公主相伴,一生富贵荣华,陈德兴还想图什么?”

……

漠南蒙古,金莲川。

忽必烈策马上了高坡,死死盯着西北方向无边无际的草原。

草原的尽头,就是戈壁大漠,过了大漠便是蒙古本部。那里还有一位蒙古大汗,是依据蒙古祖制,由库里台大会推举而出的大汗——阿里不哥汗!

在库里台大会上,阿里不哥已经向蒙古各部宗王传达命令,让他们派出军队参加讨伐伪汗忽必烈的战争。大军将在夏天完成集结,等到秋天马壮膘肥的时候,就挥军东下,直扑燕京!

根据忽必烈汗在和林的内线报告,届时将有超过10万人的大军集结在阿里不哥的大纛之下,来打倒自己这个坏了规矩的伪汗。

要挡住10万人的蒙古——色目大军,忽必烈估计最少要动员15万人的蒙古——汉侯大军,其中蒙古骑兵不能少于5万。这几乎就是忽必烈汗所能掌握的全部蒙古骑兵了。

至于蒙古东道四宗王手中的3万户(成吉思汗时代的3万户,如今已经繁殖出了几倍的人口),本来可以成为忽必烈一边的重要助力。但是现在却因为形势相当不明,而选择了中立。

忽必烈知道,除非自己可以集结出一支足够强大的军队,让东道诸王认为自己必胜,否则他们是不会轻易加入自己一方的。

用一句话而言,就是他们只会锦上添花,不肯雪中送炭。

可是要最大限度动员汉地的力量,就必须和南朝达成真正可靠的和议。否则就是一把刀子架在自己的后背上,随时就要砍死自己!

几骑战马呼啸而来,当先一匹高头大马上是一个汉人武士打扮的青年,只有十六七岁的样子。不是什么英俊小生,长着大饼一样的脸盘子,鼻子宽大,眼睛却眯缝着好像永远都睁不开的样子。这副尊容,和忽必烈汗倒有七八分相似。来人正是他的长子真金。

真金王子想要下马行礼,却被忽必烈扬了扬手阻止,便在马上抱拳:“父汗,您急招我来有什么事吗?”

忽必烈现在驻军金莲川,一边戒备漠北的阿里不哥,一边忙着联络漠南和东北的蒙古诸王。真金王子则和母亲察必皇后一起留驻燕京——这位王子虽然是长子,但是却在承担幼子守灶的责任,郝经对他的期望的确不是毫无根据的。

忽必烈看着儿子,沉默了片刻,好像是很艰难的下了决心:“真金,还记得我和你说过的南朝公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