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四)(第2/3页)

这一幕,真叫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过来好半晌,还是郝经第一个反应过来,指着赵复道:“赵仁甫,过去的事情你再提他作甚?如今南北和议,天下一家,无分汉人蒙古,都可以过太平日子了……”

赵复狠狠瞪了他一眼:“呸!你这认贼作父的东西,你当我不知道忽必烈之志?此贼与大宋和亲只是权宜之计,待击破了阿里不哥,必定毁约南下,扫平江南,把全天下的汉人都变成他们蒙古人的奴仆!”赵复又跪行几步,到了理宗皇帝跟前,磕了个响头,“陛下,您可千万别上了忽必烈的当,和亲什么的都是蒙人的诡计,真金王子根本不值什么,他们蒙古人是以嫡幼子为贵的。嫡长子多半要去开拓疆土,真金南来,便是要开拓江南,让江南人都相信北地有什么晋之风流,唐之儒雅……这都是骗人的,北地汉人除了几个认贼作父的奸佞,便是一钱汉,暗无天日,没有活路!”

理宗皇帝神色也一下僵硬,张着大嘴不知道说啥好了。虽然他很不愿意相信赵复,可是脑海中尚存的一丝理智,还是很分明的告诉他,赵复的话是真的!

忽必烈遣子南来,不过是权宜之计!

但是大宋的确已经无力再战了,江南五路民生凋敝,京湖、四川、江淮藩镇林立。想要维持对蒙古的战争,就必须满足藩镇对财货对地盘的要求……实际上就是用江南的财力去喂饱藩镇,让他们继续壮大!

攘外必先安内!哪怕忽必烈的和议是假,大宋也只能捏着鼻子接受!

“陛下,北虏狼子野心,路人皆知,现在只是因为忽必烈、阿里不哥兄弟相争,才不得已示好于我。若陛下不欲遣大兵扫北,恢复中原。也该联络阿里不哥,约攻忽必烈,使之兄弟相残,自损国力。同时以偏师骚扰北地,以高官厚禄拉拢北地汉侯,如此江南方可久安……”

文天祥这时也站出来进谏。北伐中原什么的,他也不大指望了……这些年的官当下来,他也算明白了,想要北伐中原,这南朝必须得换主子!赵家是出不了这种官家的,不过同忽必烈和亲,眼睁睁看着忽必烈把阿里不哥打趴下却是在作死。

虽然南朝也能趁着这个机会驱逐奸佞,内修仁德,以求上下同心。还可以去求一个以和为形,以守为实,以战为应……但是当了一年多的《光复》报主笔,了解到了四川、京湖、两淮前线的真实情况后,文天祥知道这些都是一厢情愿!

蒙古人实行的就是驱汉杀汉的战略,驱北地汉人来和南朝汉人拼杀,用北地汉人的命耗南朝汉人的元气,耗江南五路的财力——因为战场总是在南朝的土地上,蒙古一方自可以烧杀抢掠,以战养战。但是大宋不行,需要不断从江南地面上搜刮财富去养军!因而自蒙宋开战来的每一次大战,无论胜负如何,大宋一方的损失都要比蒙古一方惨重的多。

一国之力,正在慢慢的被耗尽,亡国只是时间问题!

而出路其实是有的,就是善用军阀——包括陈德兴、吕文德、刘整、王坚、高达这样的南朝军阀,也包括李璮、史天泽、刘黑马、张柔这样的北地军阀!

南朝军阀可以驱使他们北进,或是袭扰,或是拓土,为了鼓励他们作战,可以容许他们在收复的土地上开府建衙,当节度使,当一方诸侯,甚至可以封国君国王!

对于北地世侯,同样可以用土地、金钱、美女、爵位加以收买。这些人拥兵据地,只是依附蒙古,并不是蒙古的腹心。只要蒙古内讧不止,大势动摇,他们肯定会考虑被蒙附宋。

如此北地一定会长乱难安,南方才有喘息的机会。

这番道理,真金郝经窦默三人如何不懂?文天祥的话音方落,三个人都已经变了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