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钢铁雄心(一)(第2/3页)

辽阳府已经靠近塔察儿的斡赤斤兀鲁斯,而且地形平坦,利于骑兵运动。所以随时有可能遭到蒙古骑兵的入侵!现在又是秋收季节,理论上是游牧民族来汉家农人的土地上抢掠的好日子!而北明的农人,自然要做好随时厮杀的准备!

邓明理扭过头,一脸忧郁地望着任宜江,低声问:“任判官,路上行人,田间农人,全都兵甲在身——真的随时都有和鞑子见仗的可能吗?”

“和鞑子的交战又没有停过,只是大打小打而已。”任宜江见怪不怪地说道,“就春、夏两季的情况看,主要还是我们入侵草原,抢人抢马。”

“去鞑子那边抢人抢马,这个也太……太危险了吧?”

任宜江哈哈笑道:“富贵险中求嘛!你没看到这路上、田里到处都是马吗?”

被任宜江一说,邓明理方才注意到辽东地面上马匹很多,仿佛家家户户都有马。官道上的旅人多以马代步,四轮马车更是络绎不绝,运粮运货,全用马车。宋国境内多见的人力独轮车和轿子,在辽东是没有的。

“这些马……都是抢来的?”邓明理不安地问。

任宜江道:“不抢从哪里来?不仅马是抢来的,就是辽东的地盘,士爵和八旗家里的农奴,还有带会儿要去的南芬矿上的奴隶,也大多是抢来的……”

在任宜江一番解释下,邓明理、邓明安两兄弟很快明白了北明是个什么样的国。和耕读立国的大宋不同,北明其实是以军事为立国基础的。和契丹、女真、蒙古这些蛮子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北明的农村,没有南宋那样的拥有大量土地耕读世家。只有士爵农庄和八旗农庄。前者大一些,后者小一点。

而无论是士爵农庄还是八旗农庄,来源都是“封赐”,是用来的奖励军功代替军饷(部分代替)的。而这些农庄中的主要劳动力则是农奴,佃租田庄同时还自由一些土地的汉人农户很少。因为北明境内的汉人青壮很容易从军中得到士爵——由于得爵容易,北明境内无爵又无钱的汉人青壮农人往往会被人瞧不起,连老婆都很难娶上。因而从军的风气在陈德兴夺取辽东半岛后,迅速高涨起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就有近两万汉人青壮入伍取得军籍。从而让北明汉军的规模超过了九万!同时,八旗兵的人数也达到了三万。合计十二万的军人,对于不包括新近取得的舟山群岛,只有七十万人口的北明而言,已经是一个惊人的数量了。

而在没有从军的汉人中,又以生活在城市的商人、工匠为主。他们虽然不大容易成为士爵,但是收入不菲,现在又能买到士绅身份,因而对从军的兴趣不高。

而这样一来,北明的农业生产,就变得越来越依赖农奴了!而农奴的来源只有两个,一是从高丽招募贫民,不过数量并不大多,因为高丽本国的门阀贵族对农民的人生控制很厉害,不会允许他们去北明的土地上当富裕的农奴——农奴的生活并不一定是食不果腹衣不遮体。

实际上,地主老财和农奴主差不多一样黑心肠,而且因为地主并不拥有佃户的人身,所以剥削起来往往更加残酷,哪怕是佃户饿死,对地主也没多大损失,再换一批就是了。反而农奴饿死了,农奴主可就要赔本了!

而农奴的第二个来源,则是战争!通过战争掠夺敌方的人口,将之变成农奴!蒙古东道四王领地上的牧奴和各种鞑子,便是北明军事贵族掠夺的目标。

在过去的一年中,陈德兴和蒙古东道四王间所发生的数十次中小规模交战的主要起因,就是北明军频繁进入四王地盘上掠夺人口充当农奴和奴隶(被俘的蒙古人)。由于蒙古四王主力的避战,北明军往往大获全胜,被他们掠夺来的农奴、奴隶多至五六万!